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潍州。治所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即古鄑邑。六年(623) 省。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山东省昌邑县西。属潍州。六年省。
唐至德二年 (757) 改安城郡置,治所在岭方县 (今广西宾阳县东南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广西宾阳县地。乾元元年 (758) 改为宾州。
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史记·魏世家》 《正义》: “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 又云: “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折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
又名二层行溪。即今台湾省台南、高雄二县间之二仁溪。清乾隆间范咸《重修台湾府志》卷1:二赞行溪“在(台湾)县治南二十里。合冈山、红毛寮二溪, 由喜树港入海。台、凤分界处”。
即今辽宁东辽河上游部分。明《全辽志》卷1:艾河在“城(开原老城)东北二百五十里。源出那丹府,西流至黑咀(山)与土河会,别名辽海”。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6无为州:夹江河“在州东南六十里。其西接泥汊河,通大江”。
①北宋置,属天长县。即今安徽天长市北四十八里铜城镇。西汉吴王刘濞在此冶铜铸币,并筑土城。《舆地纪胜》 卷44盱眙军: 铜城镇 “在天长县西北四十五里。汉吴王濞有大铜山,即山铸钱,后因名镇”。②北宋置,
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76崇阳县: 雨山 “在县东四十里。山最高,跨通山县界。有五峰笋立。一名乳山”。区片名。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南部。范围包括雨山湖西南、宁芜铁路东南、雨山路北。因位
①古作太沵河。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新唐书·流鬼传》:“达末娄自言北扶余之裔,高丽灭其国,遣人度那河,因居之,或曰他漏河,东北流入黑水。”②一作难水。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及嫩江注入松花江后
亦作可散城、柯散城。在今乌孜别克斯坦东部纳曼干北卡桑赛。元耶律楚材《西游录》上:塔剌思城“又西南四百余里有苦盏城、八普城、可伞城、芭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