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水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隋书·地理志》 荥阳郡管城县: “有郑水。” 《寰宇记》 卷9郑州管城县: “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隋书·地理志》 荥阳郡管城县: “有郑水。” 《寰宇记》 卷9郑州管城县: “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
在今宁夏平罗县西北四十八里贺兰山东麓。原名福寿寺。又称北寺。据 《武当庙配殿落成碑记》 载: “邑有武当者,连亘贺兰山,因祀元武之像而名之也。”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清嘉庆十四年(1809) 《武当山建
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②春秋楚附庸桐国地。在今安徽桐城县北。《汉书· 朱邑传》: “少时为舒
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五十里。清光绪 《广东舆地图说》 卷8海康县: 淡水社 “往来大道有官牛墟、淡水汛”。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2天台县:关岭“在县西北四十里,与新昌县分界”。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杨家充南侧寿安山北麓。明 《帝京景物略》 卷5: 黑龙潭,“土人传黑龙潜中”,故名。为明、清皇家祀雨之地。明成化八年 (1472) 于此建龙王庙,清乾隆三年 (1738)封龙神
亦作地理城。即今安徽阜南县南三十里地城镇。明正德《颍州志》卷1:地理城“在州南一百一十里汝水阳。相传元至顺壬申,同知归旸请添置县,名颍水。今寺基故城隍庙也。至正辛卯,刘福通作乱,流劫乡村,破烧县治,遂
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置,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永乐元年(1403) 徙治三河县 (今河北三河市),属大宁都司。后废。
又称二榆。为大、小二榆谷的合称。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北、尖扎县西北黄河南岸一带。东汉时为羌族居地。《后汉书·西羌传》:章和元年(87),迷唐率诸羌入陇西塞,“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古地区名。大榆谷、
清时称在直隶任县、巨鹿县 (今属河北) 境内之大陆泽为南泊,因与其北宁晋泊 (称北泊) 相对而言。《清一统志 ·顺德府》: 大陆泽 “在任县东北,与巨鹿县及赵州隆平县接界。…… 《通志》: 大陆泽,即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里澉浦镇东。宋《绍定澉水志》卷上:长墙山“在镇东三里。高八十丈,周围十九里。山之阿有黄道祠, 山之下有造船场,山之巅立烽燧,山之外捍大海。秦始皇东游,登山望海, 以其孤耸,遥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