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遂昌县

遂昌县

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平昌县置,属东阳郡。治所即今浙江遂昌县。隋初废,后复置。唐武德八年 (625) 又废,景云二年 (711) 复置,属括州(后改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在浙江省西南部。属丽水市。面积2539平方千米。人口22.6万,其中畲族1.3万。辖9镇、11乡(含1畲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妙高镇。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分太末南置平昌县,治今址;一说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置遂昌县,后改平昌县。《读史方舆纪要》:“平昌山在县东十五里,与孟山前后相叠,形如昌字,孙吴以此名县。”属会稽郡,宝鼎元年(266年)改属东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遂昌县。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后复置。唐武德八年(625年)省入松阳县,景云二年(711年)复置,属括州,大历十四年(779年)属处州。元属处州路,明、清属处州府。1914年属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衢州专区,1954年属金华专区。1958年松阳县并入。1963年属丽水专区(1970年改地区)。1982年松阳县分置。2000年属丽水市。地处浙南山区西北部。仙霞岭西南—东北横亘。九龙山为最高峰,海拔1724米。有原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数千亩,多珍稀动植物,今辟为自然保护区。周公源、乌溪江和松阴溪自南而北流经西部和东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4%,主要有松、杉、毛竹,产松脂。盛产茶叶,为全国茶叶基地县之一。农产有稻、玉米、甘薯。工业有采矿、森工、电工、机械、造纸等。矿产以金、银、萤石为大宗。遂昌金矿为浙江省最大金矿。龙南、金梧公路贯境。湖南镇水库通水运。县南王村口一带为浙南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曾建苏维埃政权。名胜古迹有汤显祖的遗爱祠、含晖洞、明建郑秉厚府堂、鞍山书院和独山寨门、寨墙、古井、石牌坊,还有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烈士纪念碑等纪念地。


猜你喜欢

  • 陈白沙祠

    在今广东江门市南郊白沙村。陈献章(1428—1500)字公甫,新会(今属广东)白沙里人。世称白沙先生。明学者。祠在其故居碧玉楼基础上扩建。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后经重修。祠内正中为陈白沙塑像

  • 虎猛县

    西汉置,属西河郡,为西部都尉治。治所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红庆河乡古城。《汉书·匈奴传》: 王莽天凤元年 (14),匈奴伊墨居次云,须卜当 “遣人之西河虎猛制虏塞下”。即此。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

  • 莲花县

    1912年以莲花厅改置,属江西庐陵道。治所即今江西莲花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在江西省西部,西邻湖南省。属萍乡市。面积 1062 平方千米。人口24.3万。辖6镇、9乡。县人民政府驻琴亭镇。西晋太康

  • 光里

    即广里。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广里乡。《续汉书·郡国志》 济北国卢县“有光里”。《水经·济水注》:“今防门北有光里,齐人言广音与光同,即《春秋》所谓守之广里者也。”

  • 安远县

    ①西晋太康六年(285)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柳江及红水河中游一带。南朝宋属桂林郡。南齐以后废。②南齐建元初分雩都县置,属南康郡。治所在今江西宁都县南。永明八年(490)并入虔州。梁大同十年(5

  • 河间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武垣县置,为瀛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河间市。大业初为河间郡治。唐复为瀛州治。北宋为河间府治。元为河间路治。明为河间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古旧县名。隋开

  • 东市

    ①汉长安市场之一。《史记·日者列传》载:司马季主“卜于长安东市”。又《汉书·晁错传》载:晁错“衣朝衣斩东市”。《三辅黄图》、《长安志》均以东市为汉长安九市之一。《文选·两都赋》 李善注引《汉宫阙疏》曰

  • 杜林镇

    清置,属青县。即今河北沧县西北二十五里杜林回族乡。后设巡司驻此。

  • 东流山

    在今安徽泾县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东流山“在泾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称东府君,至此号东流山”。在安徽省泾县南。海拔835米。《泾县志》载:“唐末有逸士东流府君隐此,始名东流山。

  • 大姑崁

    旧名大姑陷,后改大姑崁,清同治初改名大嵙崁。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大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