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界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江湖镇东北连界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连界在“州北九十里”。
即今广东化州市北江湖镇东北连界村。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连界在“州北九十里”。
元置,属思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铜仁市。明洪武五年(1372)改为铜仁长官司。
即今四川简阳市东南施家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施家坝,“ 《采访册》 按: 《乾隆志》侯家场注云: 州东南六十里。《咸丰志》 施家坝注云:州东南六十里即侯家场,古儒林镇,与乐至接壤,系至川北通
在今四川邻水县北。《方舆纪要》卷68邻水: 昆楼山 “山岩叠峙,势如楼观。《宋志》:乾德四年,移县治于昆楼镇谓此”。
在今广西田阳或田东县境。《方舆纪要》卷111田州: 凌时镇“在州境。嘉靖七年,王守仁抚定田州,土目卢苏等因分州地置十八巡司”。其中有“凌时”。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东北。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北。《资治通鉴》: 唐咸通元年 (860) 五月,“ (王) 式曰: ‘贼 (按: 指裘甫起义) 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贼果自黄罕岭遁去”。即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新昌县东沙
一作崖山。一名厓门山。在今广东新会市南端,与汤瓶咀对峙如门。《寰宇记》 卷157新会县:“厓山在县南八十里,临大海。出龙眼子、木威、橄榄之树。” 《宋史·瀛国公传》: 祥兴初,六月 “己未,昺徙居厓山
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因地处湟水之源,故名。1928年属青海省。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日月山东麓。属西宁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4万。辖2镇、2乡。
即今安徽石台县东贡溪河,为秋浦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7石埭县:“贡源溪在县西。《志》云:溪西流,经上、下二湾,出大河,注于秋浦,入大江。”
在今湖北红安县东,接麻城县界。《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龙集城“在县东。相传隋所置县,而《隋志》不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