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许昌市

许昌市

1947年革命根据地析许昌县城区置,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


在河南省中部。面积 4949 平方千米(市辖区88平方千米)。人口445.8万(市辖区38.5万)。辖魏都区和许昌、鄢陵、襄城3县,代管禹州、长葛2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魏都区。秦置颍阴县(治今许昌市),属颍川郡。北齐改颍阴为长社县。北周大定元年(581年)置许州,治长社县。隋开皇初改长社为颍川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长社县。唐、金、元为许州治。明洪武初废入许州。1913年废州改置许昌县。1947年析许昌县城和四郊置许昌市(县级)。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许昌地区撤销,改设地级许昌市;原许昌城区设魏都区;原许昌地区所属许昌、禹县、长葛、鄢陵四县划入。1988年禹县改设禹州市,1993年长葛县改市。1997年平顶山市的襄城县划入。地处伏牛山低山丘陵和黄淮平原区,颍河、清潩河、双洎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烟叶、棉花、豆类等,是本省重要产烟区。矿产有煤、铝土、耐火黏土、石灰石等。工业有采煤、机械、烟草、建材、电力、纺织、化工等。京广铁路纵穿南北,禹郸铁路横贯东西,京珠高速公路、107、311国道和许巩、郑南、开许、许泌、开龚等公路纵横境内。名胜古迹有尹宙碑、文峰塔、灞陵桥、义勇武安王大殿等。


猜你喜欢

  • 望浙山

    在今福建政和县西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7政和县: 望浙山 “ 一名浙江。拔地摩天,常有云气蒙其上。宋绍兴初,范汝为作乱,居民多避其上。元季红巾为患,避此全活者甚众”。

  • 蜀山镇

    即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三十里丁蜀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荆溪县: “蜀山镇在城东南二十七里。” 有巡司。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宜兴县东南有 “蜀山镇”,“蜀山距治二十七里,依蜀山濒蜀山河,以出

  • 老大鹏汛

    清置,属大鹏营。在今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南沙岗。有外委千总驻防。

  • 伊犁将军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置,治所在惠远城(今新疆霍城县南三十里,伊犁河北)。《清一统志·新疆统部》: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各新疆地方驻防官兵调遣事务”。辖境相当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伊犁河流域和

  • 官车镇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清一统志 · 沁州》: 官车镇 “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有堡”。

  • 漷州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漷阴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河西务。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武清、香河二县地。至正年间还漷阴县旧治 (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明洪武十四年(1381) 降为

  • 蓝山

    ①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东濒青弋江。《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蓝山 “在泾县西南六十里。周三十里。下有蓝山坑,俯瞰安吴渡。李白诗: 蓝岑耸天壁,实兀如鲸额”。②即蓝岭。在今湖南蓝山县北四十里。《新唐书·德

  • 底勿

    古地名。即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为南海最重要的产檀香地区。见南宋赵汝适 《诸蕃志》 “苏吉丹” 条。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作古里地闷 (古为吉之误,吉里义为岛)。明费信 《星槎胜览》 作吉里地闷。

  • 武兴镇

    ①北魏正始三年 (506) 置,在今陕西略阳县。后为东益州、武兴郡、武兴县治于此。②土名多耐站。在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西南巴彦查干乡太和村。旧属泰来县,清季拟设武兴厅于此。民国有佐治局。古镇

  • 佟家江

    又名同嘉江、佟佳江。亦名通吉雅吉江。即今辽宁东部、吉林南部浑江。为鸭绿江支流。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佟家江“源出长白山南分水岭,岭有三泉, 自谷中出, 会为一,西南流受合勒们等诸河、鸭绿江自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