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莋都县

莋都县

即筰都县。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元鼎六年 (前111),以 “莋都为沈黎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莋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莋都县。”


古县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以莋都夷地置,约治今四川省泸定县南沈村。为沈黎郡治。天汉四年(前97年)废。


猜你喜欢

  • 廉台 (臺)

    在今河北无极县西。《方舆纪要》 卷14无极县: 廉台在 “县西十三里。相传以廉颇名。《晋地道记》: 魏昌县有廉台”。《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26《前燕四》: 东晋永和八年 (352),慕容恪讨闵于安喜,

  • 安河镇

    北宋置,属临淮县。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安河入洪泽湖之口。(1)古镇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东南安河入洪泽湖口处。北宋属盱眙县。(2)今镇名。在陕西省延长县东北部、安河上游东侧。面积225平方千米。人口1万。

  • 白水市

    即今湖南祁阳县东南五十里白水镇。明置巡司于此。

  • 绣江

    ①即今山东章丘市之淯河,北注小清河。其源为百脉水。元于钦 《齐乘》 卷2: 百脉水 “即绣江源也”。②一名罗越水。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五十里大洋河。《寰宇记》 卷167容州陆川县: “罗越水亦名灵溪水,

  • 夷都山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五指山。《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神木山”条下:“治北有夷都山,亦高耸。”《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夷都山“在屏山县西北沐川司界。《旧志》:山在司北半里。高耸秀丽,夷人暇日多会于此”

  • 白岩塘水寨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蒲岐镇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白岩塘水寨“在县东北蒲岐所,东滨海,为蒲岐之外户。水哨北会台州府之松门、楚门, 南会黄华港。嘉靖中为戍守处”。

  • 蓬阆镇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蓬朗镇。明嘉靖 《昆山县志》 卷4: “洪武初尾浦有土神牌,随潮漂至其地,因名牌落。” 弘治中知县杨子器改名为蓬阆镇。1964年改为蓬朗。

  • 川北道

    清代四川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保宁府(今四川阆中市)。辖保宁、顺庆、潼川三府,相当今四川安岳、潼南、岳池、邻水以北,涪江中游、嘉陵江中上游地区。(1)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雍正八年(1730年)置,驻

  • 伊通州

    清光绪八年(1882)升伊通河巡检置,属吉林府。治所即今吉林伊通满族自治县。民国郭熙楞《吉林汇征》:伊通县“地名伊通河,又作伊图河、伊屯河,史名一秃河, 皆伊通之转音”。宣统元年(1909)升为直隶州

  • 大隗山

    一名大騩山。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汉书·地理志》河南郡密县:“有大騩山,潩水所出。”《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同四年(538),东魏侯景攻广州(治今河南鲁山县),未拔,闻西魏救兵将至,集诸将议之,行洛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