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西周国名。在今湖北郧县西北。《左传》: 桓公十一年 (前701),“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又,桓公十二年 (前700),“楚伐绞,军其南门,为城下之盟而还”。后为楚所灭。

②春秋时邾邑。在今山东滕州市北。《左传》:哀公二年 (前493),“春,伐邾,将伐绞”。杜注:“绞,邾邑。” 顾栋高 《春秋舆图》 谓在今滕县北。


(1)古国名。春秋小国。在今湖北省郧县西北。《左传》桓公十二年(前700年):“楚伐绞,大败之。”即此。(2)古邑名。春秋邾邑。在今山东省滕州市北。鲁哀公二年(前493年),伐邾,将伐绞。邾人爱其土,故赂以漷、沂之田而受盟,即此。


猜你喜欢

  • 佛思木

    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万里和通。《明太宗实录》卷142:洪武十五年二月载,“托温至佛思木隘口一百八十里,佛思木至胡里改一百九十里”。即此。

  • 层拔国

    故地在今非洲东部索马里以南一带。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层拔国在胡茶辣国南海岛中。西接大山。其人民皆大食种落,遵大食教度,……每岁胡茶辣国及大食边海等处发船贩易,以白布、瓷器、赤铜,红吉贝为货。”

  • 欣平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 (433) 侨置,属宋宁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南齐属永宁郡。北周废。

  • 妫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妫州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妫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妫州

  • 马耳澳

    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广澳乡东海湾。《明史·李锡传》:隆庆间,与俞大猷讨海寇曾一本,“遇贼柘林澳,三战三捷,贼遁马耳澳复战”。

  • 高吾山

    在今湖南常德市西三十里。《明一统志》卷64常德府: 高吾山 “一名西山。其下即武陵溪,合于沅江。晋渔父费道真隐此”。

  • 鸟鼠山

    一名青雀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尚书·禹贡》:“导渭自鸟鼠同穴。”《尔雅·释鸟》:“鸟鼠同穴,其鸟名,其鼠为鼵”。郭璞注:“鼵如人家鼠而尾短;似鵽而小,黄黑色。

  • 龙益镇

    即今陕西富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张家湾乡南之龙义湾。《方舆纪要》卷57鄜州:龙益镇“金置驿于此。自镇而东,为州西七十里之张村驿, 自镇而西六十里,为庆阳府合水县境之邵庄驿”。

  • 大珠山

    亦作大朱山。即今山东胶南市南大珠山。唐杜佑《通典》卷180密州诸城县:“古齐长城,东南自上大朱山起,至州南界二百五十里。”《清一统志·莱州府一》:大珠山“又名玉泉山。山椒有石门,下有泉,迸若喷珠,名曰

  • 章洛山

    即洛通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67什邡县: 章山 “又名章洛山,亦曰杨村山。上有风火二洞。《志》 云: 县北六十里有高境关,关外即章洛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