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

在今四川通江县城北隅文庙。通江文庙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为四合院型,在川北大巴山腹地是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1932年底至1935年初,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总指挥部驻此。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四川省通江县城北隅文庙。1932年12月下旬红四方面军自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转移到川北后总指挥部驻此。通江文庙,创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坐北向南,现有大成殿、两庑、戟门和其他用房,建筑面积约 2500 平方米。大成殿为石木结构的歇山式建筑,其面阔28米余,高15米。两侧庑殿各面阔16米、高12米,系悬山式土石木结构。今文庙基本呈四合院型,在川北大巴山腹心地区属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文庙建筑。1932年底至1935年初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期间,总指挥部较长时间驻通江文庙,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曾中生等都在此工作。今文庙基本保持当年总指挥部的布局和原状,并在大成殿和两庑内举办了有关红四方面军战史的文物陈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寿良县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东汉改为寿张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寿州。五年(622)省入寿张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属东郡。《水经注·汶水》以为“春秋之良县也,县

  • 富池湖

    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六十里网湖。《舆地纪胜》 卷33兴国军: 富池湖 “源出永兴之翠屏六溪,至富池口入江”。《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富池湖 “ 《志》 云: 自州西之西碎石,至三溪汇上流诸水,经州治南

  • 多蓬县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西北。属抚水州。元废。

  • 界首湖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跨宝应县界。即宝应湖之南部,高邮湖之北部,以界于两县之间而名。《清史稿·地理志》: 高邮州在 “高邮湖西北,一曰甓社湖,北接界首湖”。湖东有界首镇。

  • 端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高要郡置,治所在高要县 (今广东肇庆市)。《寰宇记》 卷159: 端州 “取界内端溪为名”。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云浮、高要、高明四市及德庆、新兴二县地。大业三年 (607)

  • 宾平县

    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桂平、武宣、象州、来宾等县境。南齐以后废。

  • 香山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年建,直隶广东都司。在今广东中山市。二十八年 (1395) 改隶广海卫。

  • 㱔井镇

    北宋置, 属富顺监。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元丰九域志》 卷7富顺监: 㱔井在 “监东六十三里”。

  • 葛兰铺

    即今四川长寿县北葛兰镇。明正德 《四川志》 卷13长寿县有葛兰铺。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长寿县: 葛兰铺 “在县北六十里”。

  • 甫田桥

    在今江西武宁县西甫田乡。清同治《南昌府志》卷2:甫田桥“在武宁县西三十里,跨龙须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