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科尔沁右翼前旗

科尔沁右翼前旗

俗称扎萨克图旗。后金崇德元年(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席喇布尔哈苏 (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南)。1914年划归奉天省。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划归辽北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兴安盟,析置乌兰浩特市。今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市。据扎奇斯钦 《蒙古黄金史译注》: 科尔沁即 《蒙古秘史》 上的豁儿臣,为“带弓箭的侍卫” 之意。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南邻吉林省。属兴安盟。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36万。辖4镇、8苏木、11乡。旗人民政府驻大坝沟镇。科尔沁系蒙古部族名,意为“带弓箭的人”。明末属蒙古科尔沁部。清崇德元年(1636年)置科尔沁右翼前旗,治王爷庙(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康熙初设哲里木盟,旗随属。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旗内双流镇(今吉林省洮南市)置洮南府,属盛京。1947年析出王爷庙,置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乌兰浩特。1947年索伦旗(又称喜吉嘎尔旗)并入。1952年科尔沁右翼后旗部分并入。1953年改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行政公署撤销,改属呼伦贝尔盟。1958年乌兰浩特市并入。1969年改属吉林省白城专区,1979年复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1980年置兴安盟,旗随属。2003年旗人民政府驻地由乌兰浩特市迁大坝沟镇。地处大兴安中段东麓,有洮儿河、归流河等流入嫩江。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玉米、谷子、大豆、小麦、水稻、马铃薯、甜菜等,畜产牛、马、绵羊、山羊、猪等。工业有丝绸、化工、酿酒、农机、建材、制糖等厂。白阿铁路,111、302国道、海乌公路经此。古迹名胜有金界壕、清葛根庙遗址、石塘林、杜鹃湖、伊尔施天池。纪念地有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三河口

    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三河口乡。清嘉庆《马边厅志略》作“三河场”。集镇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东北部、北塘河两岸。属焦溪镇。人口1200。为原三河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三河口因北塘河、西沟河、申浦河交

  • 贯市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二十四里阳坊镇西贯市村。清为驻防要地,设把总驻守。

  • 红花山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红花山在“卫南十五里。有屯田,名红花屯,岷江所经也”。

  • 牙梳山

    ①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北牙梳山。《方舆纪要》卷98宁化县“翠华山”条下:“县北六十里又有牙梳山,以形似名。险峻扼塞,啸聚所凭。”②在今江西石城县东北,与福建省建宁县接界。《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牙

  • 土鼓县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明水镇)东。西晋废。南朝宋复置,属济南郡。移治今山东淄博市淄川镇西南四十里古城。北齐天保七年(556)省入卫国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章丘市东北。属济南郡。

  • 化隆县

    ①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石城县置,属浇河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廓州化城县:“因境内有化隆谷,故名

  • 牡丹江市

    1937年伪满置,为牡丹江省公署驻地。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943年10月后为东满总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简称牡。在黑龙江省东南部,东邻俄罗斯。面积4.1万

  • 莫县

    唐开元十三年 (725) 改鄚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入任丘县。元祐二年 (1087) 复置,寻又废为镇。金贞祐二年 (1214) 改置为莫亭县。

  • 隘洞江

    指今广西东兰县境之红水河。《明史·地理志》 东兰州: “东南有隘洞江,一名都泥江,又名红水河,又名乌泥江。”

  • 方家屯

    即今辽宁康平县西南方家屯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康平图:南有方家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