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磁州

磁州

隋开皇十年 (590) 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永泰元年 (765) 复置。《元和志》卷15磁州: “以县西九十里有慈山,出磁石,因取为名。”辖境相当今河北邯郸、武安二市及磁县地。天祐三年 (906) 改名惠州。五代唐复名磁州。元属广平路。明属河南彰德府。清改属广平府,不辖县。1913年改为磁县。


又作慈州。隋开皇十年(590年)置,治滏阳县(即今河北磁县)。因州西北有慈石山,出磁石,又为磁石集散地,故名。大业二年(606年)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分相州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省。永泰元年(765年)复置。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及武安等市县地。天祐三年(906年)改名惠州。五代唐复名磁州。明洪武初省滏阳县入州,辖境相当今磁县、涉县及武安市等地。清不辖县。1913年降为磁县。


猜你喜欢

  • 梅岭墟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梅岭镇。清同治 《广东图说》 卷86: 南雄州有梅岭汛。

  • 帽子山

    在今广东化州市南。《舆地纪胜》 卷116化州: 帽子山“在城南五里。其形如帽”。《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帽子山 “在州西南五里。以形似名”。

  • 魁玛屯

    亦作葵马、奎密。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波卡洛夫卡附近。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葵马河口有 “葵马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混

  • 平民县

    1929年析朝邑县东部黄河滩地于大庆关城置,属陕西省。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五十五里朝邑镇东北平民乡。1934年迁黄河西岸堤浒村东。1950年撤销,并入朝邑县。1958年朝邑县地又并入大荔县。旧县名。1

  • 旃然水

    即今河南荥阳市与郑州市北境索河。《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杜注: “旃然水出荥阳成皋,东入汴。” 《水经·济水注》: 索水 “出京县西

  • 黄华水寨

    即今浙江乐清市南三十里黄华镇。《方舆纪要》 卷94乐清县: 黄华水寨 “在县西南盘石卫东三十里。东接大海、大小门、霓奥,南枕港口,乃温州之咽喉也”。

  • 筀竹岭

    在今浙江余姚市西南十八里。《方舆纪要》卷92上虞县: 筀竹岭 “在县 (治今丰惠镇) 东二十里。即余姚县接境处”。

  • 罟里村市

    即古里村镇。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古里镇。

  • 首山

    ①即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老城南。《左传》: 宣公二年 (前607),“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②一名手山。又名驻跸山。在今辽宁辽阳市西南十五里。《三国志·魏书 ·公孙渊传》: 景初二年

  • 西明河

    一名西铭河。在今河南郸城县境。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分明河为东西二铭河。《清一统志·归德府》 引《(鹿邑县)新志》:“明河今分为东、西明河。西明河自汲塚集北至傅家集入剌河;东明河自刺河之张胖店入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