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林

石林

①又名大石山、万安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后汉书·马融传》:“元初二年上《广成颂》:‘金山、石林,殷起乎其中’。”李贤注:“石林,大石山也,一名万安山,在河南郡境。《簿》云:‘洛阳县南大石山中有杂树木,有祠名大石祠,山高二百丈’也。”

②即今李子箐石林。在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澂江府》:石林“在路南州东北。旧名李子箐。怪石森立,嵌结玲珑,下有伏流,深远莫测”。现又称大石林、小石林,为石林风景区的一部分。


(1)古山名。即“大石山”。(2)景区名。俗称李子箐。在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因该自治县原名路南县,故又称“路南石林”。面积40余万亩,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黑松岩、月湖、长湖等处。形成于古生代,是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有石灰岩形成的石峰、石柱、石芽、石钟乳、石笋、溶蚀洼地、地下河流和地下溶洞,群峰壁立,奇峰危石,千姿百态。一支支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直刺青天,远望犹如一片莽莽森林,蔚为壮观,并因此而得名。石峰、石柱的相对高度从几米至三四十米不等。明代已成为名胜,并见于记载。已开辟游览区 1200 余亩,游览路程5千米,并兴建宾馆、旅社、商业区,广植奇花异木,美化环境。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石林景区示意图


猜你喜欢

  • 吟山

    在今江西宁都县北。《寰宇记》卷108虔州虔化县:“虔化水,源出吟山。”《清一统志·宁都州》:吟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 南广县

    ①西汉太初元年 (前104) 置,属犍为郡。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西南至云南盐津县一带。元光五年 (前130) 为犍为郡治。始元元年 (前86) 郡治移僰道,仍属犍为郡。三国蜀属朱提郡。延熙中及西晋怀帝时

  • 双溪隘

    ①又称双溪公馆隘。在今福建屏南县东北双溪。《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双溪公馆隘“在屏南县北,接政和县界。明万历十七年,以矿徒作乱创建,拨兵防守”。②亦名双溪口隘。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大堡镇南双溪。民国

  • 皋落山

    一名乐平山。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七十里。《左传·闵公二年》: “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 《寰宇记》 卷50乐平县: “乐平山在县东七十六里,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 毛目城

    明置,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清一统志·肃州》:毛目城“在高台县镇夷城北一百五十里。乾隆元年设县丞驻防,并设把总……(城)周一里。相传皆元时守御,属威远卫”。1913年于此置毛目县。

  • 郃阳

    一作合阳。战国魏地,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史记·魏世家》: 文侯 “筑合阳”。即此。汉时置郃阳县。即“合阳”。

  • 高山

    ①在今山东枣庄市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 高山 “在滕县东六十里。上有赵盾祠遗址”。②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八十里。明置巡司于此。③在今湖南东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1东安县: 高山在“县

  • 昆泽县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北古城附近。三国蜀属建宁郡。南朝梁末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宜良县东北、南盘江北岸。属益州郡。三国蜀汉属建宁郡。南朝梁废。

  • 上夹河镇

    即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上夹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兴京图:西北有上夹河。民国《兴京县志》卷1:上夹河“距城一百里”。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267.4平方千米。人口1.8万。

  • 广仁城

    一名乌克尔博罗素克。俗呼大芦草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建。为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霍城县北六十里芦草沟镇。伊犁九城之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北境。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建于伊犁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