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盘龙镇

盘龙镇

①又名攀龙镇。清置,属武乡县。即今山西武乡县东五十里蟠龙镇。

②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三十二里蟠龙。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有盘龙汇者,介于华亭、昆山之间,步其径才十里,而洄穴迂缓逾四十里,江流为之阻遏。” 《清一统志 ·松江府二》: 盘龙镇 “在青浦县东北盘龙汇”。


(1)在河南省确山县中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盘龙,人口2.6万。隋开皇三年(583年)为安昌县治,十八年为朗山县治。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起为确山县治。1941年称朗陵镇,1949年置城关镇,1958年改城关区,1962年复城关镇,1987年改盘龙镇,因南有盘龙山得名。郊区种植蔬菜。有机械、化肥、化工、采石、石粉、蛋白肉等厂。京广铁路、107国道经此,确内公路起点。纪念地有1926年确山农民起义指挥部旧址。(2)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面积126平方千米。人口7.8万。镇人民政府驻盘龙场,人口3470。以明代建盘龙寺得名。1933年置盘龙镇。1953年改盘龙乡。1958年盘龙、九龙、石田、大建四乡合并建盘龙公社,1962年又分建四公社,1984年复盘龙乡。1993年昌龙、石田乡并入建盘龙镇。2001年大建、合靖二乡并入。产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及茶叶、西瓜等。有轧钢、建材、汽车修配、夏布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厂。是县西部主要贸易市场。有公路南通成渝公路。场东狮子坝为唐昌州治所。(3)在四川省广元市市中区中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袁家坝,人口2500。因境西山岭逶迤似蛟龙盘旋,故名盘龙。1951年设盘龙乡,1958年为盘龙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陵江乡并入置盘龙镇。有轮胎翻新、采煤、建筑等厂。中外合资广元铝厂驻此。宝成铁路、108国道经此。嘉陵江通航。(4)在四川省南部县中部。面积55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盘龙,人口2690。明代兴场设水驿,以场周山形会意盘龙。1949年为盘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群龙、高云二乡并入,1994年群龙乡划出。盛产蚕茧、棉花。产黄金。有水泥电杆、肥皂、皮革、塑料等厂。唐巴、蓬南等公路经此。嘉陵江通航运。回龙垭有唐代《沈荣功德记》碑等古迹。


猜你喜欢

  • 枣林沟

    又名枣林则沟。在今陕西清涧县北。1947年3月,为了粉碎国民党蒋介石对陕甘宁边区发动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3月26 日,毛泽东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仍留在陕北

  • 广武营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广武乡。明正统九年(1444)筑城。清设游击守备驻防。

  • 北峪河

    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9阶州:北峪河“在州西二里。自州北境流入,……南流注于白水江”。

  • 东石

    ①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东石镇。清有把总驻此。②即今台湾省嘉义县西东石乡。清康熙年间,有吴姓及黄姓两家,由福建省晋江县东石渡海来台,为表示不忘故土,遂以东石为当地地名。

  •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

  • 古里佛国

    亦作古里国。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古里佛,当巨海之要冲,去僧加剌密迩,亦西洋诸马头也。”

  • 件只镇

    即今河北广宗县东北三十二里件只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广宗县:东北有件只镇。

  • 三都市

    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北四十里太阳升乡(三都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义宁州东北“山家店又五里至三都”。同治《义宁州志》卷2:三都铺在“州西一百四十里”。

  • 兴县

    明洪武二年(1369)降兴州置, 九年(1376)属岢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兴县。清属太原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临陕西省。属吕梁市。面积 31

  • 台湖

    ①在今河南信阳县东。《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台湖“在州东三十五里”。②在今湖北云梦县南。《方舆纪要》卷77云梦县:台湖在“县南六十里。《志》云,水出县东三汊口及后湖,会流至涢口入于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