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涧山

白涧山

又作白涧岭。在今山西阳城县西北十六里。《资治通鉴》:东晋义熙十二年(416),“丁零翟猛雀驱掠吏民,入白涧山为乱,魏内都大官河内张蒲与冀州刺史长孙道生讨之”。即此。


古山名。又作白涧岭。在今山西省阳城县西北。北魏泰常元年(416年),丁零翟猛雀起义,以白涧山为根据地,即此。


猜你喜欢

  • 西右翼中旗

    俗称吉爱尔札萨克旗。即和硕特西右翼中旗。在今青海格尔木市南什来北一带。

  • 义帝陵

    在今湖南郴州市西南。《史记·项羽本纪》:秦末,项羽、刘邦继陈胜、吴广之后,起兵攻秦,访楚怀王孙心于民间,尊为义帝。汉元年(前206),项王使人徙义帝于长沙郴县(今郴州市),“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于江

  • 聂塘寺

    在今西藏曲水县北。公元1042年阿里三部之古格领主延请天竺摩揭陀国超岩寺上座阿底峡至托丁寺讲经说法,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盛事。1054年阿底峡东行,去前、后藏传法,行至聂塘圆寂,弟子种敦巴等于其地建聂塘寺

  • 花县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析南海、番禺二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在今广东花都市东北花山镇。以花山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1938年移治赤坭国泰。1939年迁今市西北三华村。1946

  • 武口

    又名沙芜口、沙武口。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五十里长江北岸沙口村。《水经·江水注》: “江之左有武口。” 《资治通鉴》: 南齐中兴元年 (501),“吴子阳等进军武口”。胡三省注: “武口,武湖水出江之口。

  • 威伊克阿林

    即外兴安岭。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部之斯塔诺夫山脉。清杨宾 《柳边纪略》 卷 1:“威伊克阿林,极东北大山也。上无树木,惟生青苔,厚常三四尺。康熙庚午与阿罗斯分国界,天子命镶蓝旗固山额真巴海等,分三道往视

  • 平定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平越卫。治所即今贵州麻江县东南平定司。后改属麻哈州。清以后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置,治今贵州省麻江县东南平定。属麻哈州。清因之。后废。

  • 亭旁镇

    清置,属宁海县。即今浙江三门县南二十里亭旁镇。在浙江省三门县西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亭旁,人口7700。传地有管溪山、鹤山,两山如亭,民居其旁,故名。自古为台州重镇。清康

  • 巴达哈伤

    察合台汗国属地。在今阿富汗东北巴达克山一带。《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巴达哈伤”。

  • 广陵郡

    ①东汉建武十八年(42)改广陵国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东汉末移治射阳县(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三国魏移治淮阴县(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甘罗城)。东晋时还治广陵县。隋开皇初废。唐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