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湟源县

湟源县

1913年改丹噶尔厅置,后属甘肃西宁道。治所即今青海湟源县。因地处湟水之源,故名。1928年属青海省。


在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日月山东麓。属西宁市。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13.4万。辖2镇、2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雍正五年(1727年),筑丹噶尔城,次年竣工。道光九年(1829年),设丹噶尔厅于此,即今湟源县城,隶西宁府。1913年改丹噶尔厅为湟源县,治今址。以居湟水上源而名,隶甘肃省西宁道。1928年青海省直辖;同年析置共和县。1978年归海东地区辖。1999年划归西宁市。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属祁连山地。境内山峦重叠,河流沟岔纵横,四周环山,中间为狭长的河谷盆地,为青海省农业区和牧业区分界线。湟水流贯全境,主要支流药水河注入湟水。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农产春小麦、青稞、豆类、油菜籽、马铃薯,特产马牙蚕豆。畜牧业较发达,畜产有羊、马、牦牛、猪等。野生动物有水獭、赤狐、猞猁、貂、鹿、麝、石羊等。产羌活、黄芪、柴胡、莨菪、贝母、冬虫夏草等药材和发菜、地皮菜。矿产有石英、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花岗石、云母、石墨等。工业有塑料、皮革、水泥、铁合金、酿造、民族用品加工等厂。尤以金、银饰品和“湟源陈醋”闻名。青藏铁路(在建),青藏、湟嘉、扎哈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日月山、东科寺、城隍庙。


猜你喜欢

  • 石城郡

    ①十六国后燕置,属营州。治所在石城县(今辽宁建昌县西)。北魏废。②北魏正始二年(505)置,治所在石城县(后改为同堤县,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南七十五里)。西魏废帝元年(552)改为安乐郡。③东魏置,治所在

  • 上柏镇

    即今浙江德清县南十八里上柏镇。明嘉靖《武康县志》卷3:“上柏埠在县南一十八里、柏山之上游,故名。”民国时曾为湘溪镇,后废。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南部,南邻杭州市余杭区。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

  • 金鸡坪营

    在今广东高要市东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 金鸡坪营 “在府东四十里云头山,与高明县九曲径相接。嘉靖二十五年置”。

  • 萨瓦布齐山

    在今新疆温宿县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1: 萨瓦布齐鄂拉在 “图斯库勒南,阿克苏北。库克墨尔根郭勒发源南麓”。

  • 箐口岭

    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箐口岭 “在长宁县 (治今县南双河镇) 东六十里”。

  • 龙门硿桥

    在今福建龙岩市西。《方舆纪要》卷99龙岩县:龙门硿桥“在县西十里。道通上杭”。

  • 大乡县

    南朝梁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五代废。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属沅陵郡。唐为溪州治。五代废。

  • 夫宁县

    东晋义熙中置,属永平郡。治所在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南齐为永平郡治。梁又为石州治。隋开皇十年(590)改为永平县。古县名。东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东。属永平郡。南朝齐、梁、陈为永平郡

  • 昂车关

    唐置,在今山西榆社县南四十五里与武乡县接界处。《新唐书·地理志》 潞州武乡县: “北有昂车关。” 《资治通鉴》: 唐天复元年 (901),朱全忠将“ (氏) 叔琮入天井关,进军昂车”。《方舆纪要》卷4

  • 琶洲塔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东南琶洲。《舆地纪胜》卷89 广州: 琵琶洲 “在南海 (县) 东,以形似名”。相传水中常有金鳌浮出,又名金鳌塔。明万历年间建,为八角形楼阁式砖塔。塔旁有 《琶洲鼎建海鳌塔记》 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