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陂塘
在今安徽阜南县南。《方舆纪要》 卷21颍州: 清陂塘在 “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溥”。
在今安徽阜南县南。《方舆纪要》 卷21颍州: 清陂塘在 “州南百二十里,引淮水灌田,为利甚溥”。
南北朝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名,亦作狄历、敕勒。因其车轮高大,中原人称之为高车。《魏书·高车传》: “盖古赤狄之余种也。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敕勒,诸夏以为高车、丁零。” 丁零、狄历、敕勒、铁勒,同名异译
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东汉末废。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西南。属定襄郡。东汉末废。
即今四川九龙县西南八窝笼乡。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八乌笼土百户。后废。
在今河南内乡县东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51内乡县: 金斗关 “在县东北百十里。道路险僻,有巡司戍守”。
一作牧护关水、蓝水。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蓝桥河。宋敏求 《长安志》 卷16: “蓝谷水南自秦岭西流,经蓝关、蓝桥,过王顺山下,水出蓝谷,西北流入灞水。” 《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 《蓝田县志》: “蓝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势崇绝。”
一名龙头壁。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寰宇记》卷46闻喜县:龙头壁“后周绛州及正平郡所理也,在县东北二十八里”。
北魏置,属肆卢郡。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太平真君七年(446)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忻州市西北。因三会河而得名。属秀容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并入肆卢县。《魏书·太宗纪三》:泰常八年(4
即今山东乐陵市西三十八里杨盘乡。东汉建安年间曾为乐陵县治。
古名陶温水、托温河、陈河、屯河。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东。源出伊春市东北小兴安岭南,西南流经伊春市,东南流于汤原县南注入松花江。《清史稿·地理志》 汤原县:“南:汤旺河自兴东入,南流,受如意河、洼丹。苏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