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源县

江源县

①北周天和间置,属龙涸郡。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一说在今松潘县西。隋属汶山郡。唐废。

②唐贞观元年(627)置,属羁縻崌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

③即江原县。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东。《方舆胜览》卷52崇庆府:皂水“自江源县流入天社山下”。《明史·地理志》 崇庆州:“东南有江源县,明玉珍复置,洪武初省。”


在吉林省东南部。属白山市。面积 1348 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8镇。县人民政府驻孙家堡子镇。1985年设三岔子区,属浑江市。因位于正岔、西南岔、西北岔三沟汇合处故名。1994年属白山市。1995年撤区改置江源县,取“浑江源头”之意。东南界老岭,西北界龙岗山,东部有汤河流入松花江,西部有浑江。属中温带湿润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东部为原始林,富动植物资源。有林场和养鹿场,产人参。农产以玉米、谷子等为主。矿产有煤、铁、铜、石灰石等。有砟子、湾沟等煤矿。页岩土资源丰富,已建成自动化页岩瓦生产线,有东北瓦都之称。工业有煤炭、塑料、医药、棉织等厂。鸭大、浑湾铁路经此,连森林铁路、201国道、浑长公路经此。有大阳岔寒武—奥陶系地质界线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太公路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太公城(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冈)。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府。后废。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太公城置,治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拉因公县。属

  • 花石潭

    在今江西泰和县东北四十里。明永乐中置巡司于此。清乾隆十三年(1748)废。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东北。明于此置巡检司。

  • 蓝谷

    在今山西太原市晋源镇西南。《晋书·刘聪载记》: 永嘉六年 (312),“ (刘) 曜入晋阳,夜与刘粲等掠百姓,逾蒙山遁归,(拓跋) 猗卢率骑追之,战于蓝谷,粲败绩”。《资治通鉴》: 西晋建兴元年 (3

  • 云亭江

    即今江西泰和县南珠林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云亭江“在泰和县南。一名缯水”。《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云亭江“源出赣州兴国县界,有二源, 自梁口西北流一百里至县境沙村合流,又自县南株林口入赣”。

  • 大方关

    明置,属石泉县。在今四川北川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石泉县:“东北有大方关。”道光《龙安府志》卷2:大方关“在县东北八十里。左邻白草番番寨”。

  • 帻山

    一名山。 在今山西祁县东南。 《元和志》卷13祁县: “帻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 临居县

    唐置,属羁縻筠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 市亭山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二十四里。《寰宇记》卷94德清县:市亭山“在县西南二百步。《吴兴记》云:市亭山,王逸少莅郡,欲此立宅,以其面溪背山也”。

  • 龙居河

    今蒙古国东部之克鲁伦河。一说在今蒙古国西南鄂尔浑河上源一带,近和林(哈拉和林)。《元史·泰定帝纪》:英宗硕德八剌被杀后,“诸王按梯不花及也先铁木儿奉皇帝玺绶,北迎帝(也孙铁木儿)于镇所。九月癸巳,即皇

  • 连山驿

    明改奉川驿置,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连山驿“在县东五里。唐置剡源驿,在大溪东。元改奉川驿。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