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在今西藏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爱国军民为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后弹尽援绝,与攻上宗山的英军展开肉搏,跳崖牺牲。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城宗山上。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西藏爱国军民抗击英国侵略军遗址。宗,藏语意为“城堡”,原为西藏县一级行政单位。江孜宗山地势高峻,为抵御英军,在半山前崖曾构筑炮台和其他防御设施。围墙以石块筑成,高5~8米,宽4米。当时英军以新式火器向宗山猛烈进攻,西藏军民誓死抵抗,重创侵略者。后弹尽援绝,与攻上宗山的英军肉搏,跳崖牺牲。炮台和宗山遗址至今尚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


猜你喜欢

  • 嵩湖街

    一作淞湖街。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三十里嵩湖乡。清同治 《临川县志》 卷1下: 九十四都有淞湖墟。

  • 本噶

    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清置本噶土百户。

  • 汝窑

    窑址在今河南汝州市。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1985年在此建有汝瓷博物馆。古窑名。窑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

  • 前真州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移风县(今越南清化省清化西北)。贞观元年 (627) 废。

  • 大共山

    亦名大洪山。在今安徽祁门县北五十里。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县《山阜》:大共山“在县北五十里。高六十仞。与宁国府太平县分界”。《方舆纪要》卷28祁门县:大共山“大共水出焉。山下旧有大共镇,元置。今废”

  • 柳林关

    在今湖北英山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26英山县: 柳林关在 “县北四十里……旧皆为控扼之地。今废”。

  • 桃侯国

    西汉初元元年 (前48) 改桃县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新莽废。汉高祖封刘襄置,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属信都国。后国除为桃县。初元元年(前48年),元帝又封广川缪王子良为桃炀侯,重置桃侯

  • 文家市

    即今湖南浏阳市东南六十二里文家市。清光绪《湖南通志》卷29载:浏阳县南有“文家市”。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部队在此会师,毛泽东主持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决定到湘赣边界农村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

  • 泉水

    在今陕西商州市北。《清一统志· 商州》“清池水” 条下: “又泉水在州北七十里,源出泉村集,径马角辋峪,至上板桥合荆水。”

  • 交龙溪

    即今四川重庆市渝北区东北之御临河。《舆地纪胜》卷175重庆府:交龙溪“在(渝)州东北二百八十里,入岷江。溪侧有古木盘屈如交龙,故名”。《明史·地理志》 巴县:“东南有丹溪,东北有交龙溪,俱流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