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杜陵

杜陵

西汉宣帝刘洵的陵墓,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东北十五里甘寨村北。《汉书·元帝纪》:“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三辅黄图》卷6:“宣帝杜陵,在长安城南五十里。帝在民间时,好游鄠、杜间,故葬此。”唐杜甫旧宅在其西,故甫自称“杜陵布衣”。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伍村北。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原为秦代设置的杜县辖地。西汉元康元年(前65年)春在杜原上营建陵墓,遂改杜县为杜陵县。墓形如覆斗,顶部平整,四棱角斜线分明,高29米,每边长约175米。其南侧有清代祭祀碑石十余块,多因风雨剥蚀,字迹不清,惟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汉宣帝杜陵”一碑尚清晰。陵园四面墙垣正中各辟一门。北门和东门在1983年秋进行了发掘,西门和南门也进行了试掘和钻探。唐李白《杜陵绝句》:“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即指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麻州

    ①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北麻洲。《旧唐书·地理志》 衡州常宁县: “吴分耒阳立新宁县,属湘东郡。旧治三洞,神龙二年移治麻州。” 即此。②唐贞观二十二年 (648) 析郎州地置,治所在今云南宣威市境。辖境约当

  • 三汊河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0江宁县“新开河”条:“又自下新河而东,水分三股:一引石城桥,一引江东桥,一自草鞋夹以达于江, 名三汊河。”②在今湖北监利县东。《方舆纪要》卷78监利县:三汊河“

  • 鹿起山

    在今安徽舒城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45庐州: 鹿起山 “在舒城县东南三十里。《岳山图》 跋云: 昔有名僧过其下,一鹿自山出,僧因此即其地以化”。《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鹿起山 “上有试心台、洗剑

  • 清水堡

    ①在今湖南沅陵县西二百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清水堡 “永乐初建,有营垒房屋,设官兵戍守”。②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六十里清水乡。《清一统志·榆林府二》: 清水堡 “明成化中置,城在山坡,周三

  • 荛鲁都斯县

    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武装起义后置,治巴音 (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1949年12月撤销,并入和静县。旧县名。1945年巴音布鲁克牧民参加三区革命武装斗争,取得胜利设置。治巴音(今新疆和静县东巴音)

  • 侯溪镇

    北宋置,属永川县。在今四川永川市 (永昌镇)。

  • 铁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合州。治所在今广东湛江市西南湖光镇西旧县村。《舆地纪胜》 卷118雷州遂溪县引 《元和志》: 铁杷县 “以县西铁把水以为名”。大业三年 (607) 属合浦郡。唐武德四年(

  • 崇安驿

    元置,属崇安县。在今福建武夷山市旧南门外。明初改为长平驿。

  • 僝蠢水

    清作十三道嘎呀河。即今吉林汪清县、图们市境之嘎呀河。源出老爷岭东麓,西南流入图们江。《金史·太宗纪》: 九年 (1131) 戊申 “命以徒门水以西,浑疃、星显、僝蠢三水以北闲田,给曷懒路诸谋克”。古水

  • 群蛮国。当距庸 (今湖北西部) 不远。《左传》: 文公十六年 (前611),“庸人帅群蛮以叛楚……楚人……使庐戢黎侵庸……七遇皆北,唯裨、倏、鱼人实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