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遂镇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南二十里潮白河东岸李遂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白河在此决口南流,夺箭杆河以至宝坻县。1923年在此镇西南开挖一引河, 白河归故道。
在北京市顺义区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李遂,人口 2710。镇区处古白遂河畔,辽已成村,李姓居多,故名李遂。明置屯,清设官仓,为往来商旅歇宿地。俗名旅宿。1949年属顺义县第四区和第七区。1958年设李遂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有服装、电子仪表等厂。南孙等公路经此。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南二十里潮白河东岸李遂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白河在此决口南流,夺箭杆河以至宝坻县。1923年在此镇西南开挖一引河, 白河归故道。
在北京市顺义区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李遂,人口 2710。镇区处古白遂河畔,辽已成村,李姓居多,故名李遂。明置屯,清设官仓,为往来商旅歇宿地。俗名旅宿。1949年属顺义县第四区和第七区。1958年设李遂公社,1983年改乡,1990年置镇。主产小麦、玉米。有服装、电子仪表等厂。南孙等公路经此。
即弓洲。今广东大埔县西南大麻镇东南恭洲。
辽置,属大同府。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属大同府,寻废。古县名。辽析云中县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大同府。元属兴和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属大同府,寻废。
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南二十四里竹竿镇。清乾隆《罗山县志》卷1《镇店》:“竹竿铺,东三十里。”
北宋置,属临邛县。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夹关镇。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3:“临邛夹门镇山险处,得瓦棺长七尺厚二寸,与今木棺略同,但盖底相反,骨犹不坏,棺外列置瓦器,皆极淳古。时靖康丙午岁,李知几及
在今贵州晴隆县西南。《明一统志》卷88安南卫:乌鸣关“在卫城(今晴隆县)南二里山巅,下入深箐。洪武中置关,有戍兵”。
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北四十四里。宋《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蔗山,“故老相传云:昔人于此种甘蔗,因以名山”。
①即今河北南皮县东南三十里董村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南皮县图: 东南有董村镇。②即今河南长葛市东董村乡。明嘉靖 《许州志》 卷1《村镇》: “董村镇,在 (长葛) 县东十五里。”(1)在山西
一名蒋家集。即今河南固始县东北三十里蒋集镇。明嘉靖 《固始县志》 卷3 《集市》: “北有蒋家埠。”
张骏执政时建。在姑臧城 (今甘肃武威市城) 南。为前凉国都姑臧城内的主要宫殿。《晋书·张骏传》 载: “又于姑臧城南筑城,起谦光殿,画以五色,饰以金玉,穷尽珍巧。殿之四面各起一殿,东曰宜阳青殿,以春三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