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朱桥镇

朱桥镇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清一统志·莱州府二》:朱桥镇“旧有递运所,明万历中裁。本朝乾隆五十二年(1787),移县丞驻此”。


(1)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面积5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朱桥,人口 1900。早年有朱姓在河上建桥而得名朱桥,村以桥名。1958年设朱桥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有制盐、皮革、羽绒、化工等厂。有公路连接淮阜公路。(2)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北部。面积149.4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朱桥,人口1.2万。明洪武二年(1369年)杨姓迁此立村,取名杨家庄。清初,村中建有一座红石桥,村名由此改为朱桥。1956年属掖县朱桥区。1958年成立朱桥公社,1984年改置镇。2000年梁郭镇和苗家镇的20个村并入。朱桥河流贯镇境。萤石、黄金储量丰厚。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等。有农机配件、磁粉离合器、氧气、灯具、幕墙玻璃、果脯、食品、冷藏等厂和建筑安装公司等。毛笔古时为莱州四大贡品之一,被誉为“状元笔”。烟汕、朱诸、文朱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姚州都督府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姚州(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北部。麟德以后辖境扩大,东边包有今昆明,南至曲江,西抵怒江。后来滇西北部分地被吐蕃占领。天宝后废。

  • 平丘县

    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四十六里平街。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封丘县东。西晋废。

  • 勐 (猛) 脸

    即孟琏。今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明史·云南土司三》: “嘉靖中,孟琏与孟养、孟密诸部仇杀数十年,司废。至万历十三年,陇川平,复设,称猛脸云。”

  • 忘忧馆

    在今河南商丘县城内。《明一统志》卷27归德府:忘忧馆“在府城。梁孝王游于忘忧之馆,集诸游士,各使为赋”。

  • 崇教寺

    在今山西长治市北二十里马厂乡故驿村。原名庄楼寺,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宗降旨修建殿宇五十间,造佛像十五躯。后奉敕改名崇教禅院。

  • 祁乡县

    即沶乡县。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祁乡县。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东北。西汉永始三年(前14年)封梁夷王子贤为祁乡侯于此。属沛郡。东汉废。(2)又作沶乡、祁阳县。三国魏置,

  • 资官县

    唐改咨官县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北。一说在今威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72荣县: 资官废县 “县有盐有铁,故曰资官”。武德六年(623) 改属荣州。元废。古县名。唐改咨官县置,治今四川省威远

  • 永绥厅

    清雍正九年(1731)置,属辰州府。治所在今湖南花垣县南五十七里吉卫镇。嘉庆元年(1796)升为直隶厅,属湖南省。七年(1802)移治花园堡(今花垣县)。1913年改为永绥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

  • 下辨县

    ①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西汉改置下辨道,东汉复为下辨县,移武都郡治此。《三国志·魏书·曹休传》: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辨,太祖遣曹洪征之”。《宋书·氐胡传

  • 茹越口堡

    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七里茹越口村。《宋史·地理志》: 代州繁畤县有茹越寨,即此。金置镇,明清为茹越口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