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谷堡
即胡谷堡。据 《旧唐书》 改 “朝” 为胡,《实录》 亦作胡。唐贞元七年 (791) 筑,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方舆纪要》 卷57平凉府平凉县: 朝谷堡“在府西南”。
即胡谷堡。据 《旧唐书》 改 “朝” 为胡,《实录》 亦作胡。唐贞元七年 (791) 筑,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方舆纪要》 卷57平凉府平凉县: 朝谷堡“在府西南”。
即今浙江衢县北七十里上方镇。清于此有汛。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北部,北邻建德市。面积158.6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方,人口 3350。地处芝溪上游,方姓始居,故名。1920年置镇,19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北三十八里贺胜桥镇。1926年8月底,北伐军叶挺等部大破吴佩孚军于此,史称 “贺胜桥战役”。
北宋置,属桐城县。即今安徽枞阳县东石矶镇。在四川省犍为县西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石溪,人口 6260。以驻地石板溪得名。1952年建民乐镇,1959年更石溪镇。有采煤、玻璃
①在今江西湖口县鄱阳湖入江之口。《寰宇记》卷111引《辩石钟山记》称:“《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清一统志·九江府一》 谓湖口县有二
水阳江及青弋江下游别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县间。《元和志》卷28当涂县:“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吴将陆逊、晋谢尚、王敦皆尝镇此。”
①北魏延昌二年(513)置,治所在徧城郡广武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延川、宜川、延长、子洲、绥德、清涧、子长、米脂、甘泉、吴堡等市县地。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名延州。
①西魏置,属容山郡。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隋开皇初废。②唐至德二载 (757) 改安仁县置,为平琴州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建中二年 (781)属党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古县名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长江南岸。《舆地纪胜》卷22池州: 雁汊口 “在东流县,有循检寨”。陆游《入蜀记》: “过雁汊夹,有税场,居民二百余家,泊船甚众。” 《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雁汊镇在县东北九十
又作少皞陵。在山东省曲阜市区东4千米旧县村东北。少昊又作少皞,系传说中五帝之一,姓己,名挚,号金天氏,徙都曲阜,修太昊之法,以鸟名官。陵始建年代不详,据《曲阜县志》记载,宋代即“叠石为坟”,明、清两代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