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野郡

新野郡

①西晋永宁元年 (301) 置,治所在新野县 (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市地。南朝宋辖境缩小。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移治穰县 (今河南邓州市)。北周还治棘阳县 (今新野县)。大象元年 (579) 改为滕国。二年 (580) 国除,复为新野郡。隋开皇三年 (583)废。

②南齐永元二年 (500) 萧衍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梁书· 武帝纪》: 萧衍起兵,“于沔南立新野郡,以集新附”。西魏改威宁郡。


西晋惠帝改义阳郡置,治新野县(今属河南)。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市、新野县等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


猜你喜欢

  • 昌成侯国

    亦作昌城侯国。西汉神爵三年 (前59)封广川缪王子元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后汉书·刘植传》: 刘植 “巨鹿昌城人也。……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东汉改置阜城县。成又作城。西

  • 脱伦卫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汤原县东北都鲁河注入松花江处附近 (一说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东多隆武噶山)。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萝北、汤原二县交界

  • 敖家场

    即今四川彭州市东北敖平镇。清光绪 《彭县志》 卷2: 敖家场 “在东乡凤楼里,距县北三十里,东距罗家场十五里”。

  • 沟沟崖

    又名沟崖。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十八里。德胜口村居沟口,是进入沟沟崖必经之地。有上崖、中崖、下崖之分。明、清时建有瑞峰庵、斗姥宫、娘娘庙、玉虚观等大小庙宇七十二座,今多已不存。相传这里原有飞瀑垂帘、寒泉

  • 夫犁营

    亦作扶黎营。在今辽宁义县东南。一说在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南。《后汉书·鲜卑传》:元初二年(115),“辽东鲜卑围无虑县,州郡合兵固保清野,鲜卑无所得。复改扶黎营。杀长史”。

  • 伊山

    一名桓山。在今湖南衡阳县(西渡镇)东。《清一统志·衡州府一》:伊山“在衡阳县(今衡阳市)北三十里。《括地志》:伊山,晋桓伊读书处”。

  • 惠州卫

    明置,属广东都司。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南隅。《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 惠州卫 “在府治东南,洪武三年立千户所,二十三年改为卫”。后废。

  • 溴水

    即湨水。今黄河支流漭河。在今河南济源市及孟县境。《明史·地理志》 怀庆府济源县: “西北有琮山,溴水出焉。”古水名。即今河南省济源、孟州二市境黄河支流漭河。西晋永宁元年(301年)司马颖于此败孙会等军

  • 宁都水

    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北梅江。《明一统志》卷58赣州府:宁都水“源出宁都县,会散水、筼筜、曲阳、黄沙、长乐五水,流经雩都县境入贡水”。《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雩都县:宁都水在“县北百七十里。自宁都县南流,合

  • 贵阳府

    明隆庆三年 (1569) 改程番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贵竹长官司 (后改置新贵县,即今贵州贵阳市)。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增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为贵阳府治 (后省新贵入贵筑)。辖境相当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