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黄洞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抱黄洞 “在岳麓山万寿宫后。俗传洞有蟒患,晋陶侃射死之。后有道家者流修炼居此,因名抱黄”。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3引 《南岳总胜集》 称: “宋祥符中,秀水黎白于此遇道士张抱黄,传内八卦系辞,修之成道。”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岳麓山。《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抱黄洞 “在岳麓山万寿宫后。俗传洞有蟒患,晋陶侃射死之。后有道家者流修炼居此,因名抱黄”。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3引 《南岳总胜集》 称: “宋祥符中,秀水黎白于此遇道士张抱黄,传内八卦系辞,修之成道。”
亦称晋绥边区。包括山西西北部和绥远 (后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东南部广大地区。东起平绥 (今京包铁路)、同蒲铁路,西至黄河,南迄汾 (阳) 离 (石) 公路,北达绥远之包头、百灵庙、武川、陶林。1937
在今四川通江县东一百里。《明史·地理志》 通江县: “旧治在赵口坪,洪武中徙于今治。”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通江旧县,“ 《旧志》: 赵公坪,明洪武太祖中徙今治。废县在今县东一百里,盖即宋末下通
即迎檐湖。又作额檐湖、頟檐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南齐书·高帝纪》: 南朝宋升明元年 (477),刘秉等谋杀萧道成,“众军攻石头,斩(袁) 粲,刘秉走雒檐湖”。《宋书·刘秉传》、《南史·齐高帝纪》
在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东。明初置巡司于此。洪武中裁。在今江西省安仁县东。明置巡检司于此。
即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一百五十里巨甸镇。清置巨甸汛。
即今广东揭东县东南炮台镇。旧属揭阳县,清设巡司于此。
在今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北部白鸽峰。翁同龢 (1830— 1904) 字声甫,号叔平。江苏常熟人。咸丰状元。光绪帝师傅。支持康有为变法维新。光绪二十四年 (1898) 慈禧太后将其革职,令回原籍。三十年卒
①即海阳山。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恭城县境之海洋山。《续汉书·郡国志》零陵县:“阳朔山,湘水出。”《水经·湘水注》:阳海山“即阳朔山也。应劭曰:湘出零山,盖山之殊名也。山在始安县北,县故零
①即今辽宁昌图县北满井乡。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昌图府图: 东北有满井。②即今黑龙江省宾县西北满井乡。《清史稿·地理志》 宾州府: 官商路 “西北满井达阿城”。
1913年由东北路道改置,属吉林省。治依兰县 (今黑龙江依兰县)。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穆棱、鸡东、密山以北,松花江以南,乌苏里江、松阿察河以西,牡丹江以东地区及方正县地。1929年废。1914年6月由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