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安堡
明置,属铁岭卫。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四十里抚安堡。《清太宗实录》:后金天命三年(1618)五月,努尔哈赤“统兵征明,克抚安堡、花豹冲、三岔儿堡,所克大小堡凡十一”。即此。
又作法纳哈堡。在今辽宁省铁岭市东南抚安堡。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克抚安等十一堡,即此。
明置,属铁岭卫。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南四十里抚安堡。《清太宗实录》:后金天命三年(1618)五月,努尔哈赤“统兵征明,克抚安堡、花豹冲、三岔儿堡,所克大小堡凡十一”。即此。
又作法纳哈堡。在今辽宁省铁岭市东南抚安堡。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克抚安等十一堡,即此。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州城镇南。《新五代史·唐庄宗本纪》: 后唐同光元年 (923),“李嗣源及王彦章战于递坊”。即此。《清一统志·泰安府》:递坊镇 “在东平州南”。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部沿海,东北流入鞑靼海峡。清光绪 《吉林通志》卷23: 瑚叶克河 “在都尔河北,东入海”。
在今安徽霍山县西北。《清一统志·六安州》: 乌梅尖山“在霍山县西北三十里。山有两峰,多产梅。北峰下有雷公洞,作雾即雨”。
在今湖北松滋县北老城镇东。《舆地纪胜》卷64江陵府:一柱观,“《皇朝郡县志》云:‘在松滋县东邱家湖中。’按《渚宫故事》: ‘宋临川王义庆在镇,于罗公洲立观甚大,而惟一柱”’。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三十里湟水北岸。《宋史·地理志》 乐州: 通湟砦,“故啰抹通城,元符二年收复,三年赐名”。吐蕃筑,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改通湟
即古桃丘。今山东东阿县西南陶城铺。
战国时巴国邑。在今四川涪陵市东乌江东岸。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巴志》: “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其先王陵墓多在枳。” 后为楚邑。《战国策·燕策》: 苏代约燕王曰: “楚得枳而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废洪杜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
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儋州置,治所在宜伦县 (今海南儋州市西北中和镇)。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南岛西部地区。南宋绍兴六年 (1136) 废。十四年 (1144) 复置,端平二年 (1235) 改为
1937年析锦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锦县 (今锦州市)。《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山川》: 锦川 “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 “小凌河又名锦川。”此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