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志丹县

志丹县

1936年改赤安县置,治所即今陕西志丹县。以纪念刘志丹烈士而命名。


在陕西省西北部、北洛河上游,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属延安市。面积 3781 平方千米。人口12.8万。辖6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保安镇。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于今县城置保安军。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改设保安县;二十二年升为州。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复为县。1914年属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4年11月改名赤安县,1936年6月为纪念刘志丹烈士改名志丹县。1950年属延安专区。1958年撤销安塞县时划入部分辖地后成今境。1968年属延安地区,1996年属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区。北洛河、周河、杏子河及其支流流经。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黍、谷子、荞麦、高粱、玉米为主,盛产苦杏仁、甘草。工业有电力、农机修造等。延定公路经此。纪念地有中共中央领导人故居、原中央党校校址、刘志丹烈士陵园等。


猜你喜欢

  • 黄龙荡

    即今湖北襄阳县 (张湾镇) 东南黄龙镇。清设把总驻防。

  • 和溪水

    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构溪河。《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和溪水一名护溪水。自利州义清县界流入,南流经县东,又南入阆中县界。”

  • 城湖

    即仆射陂。在今河南郑州市东五里堡南。

  • 兀者揆野木千户所

    明永乐三年(1405)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抚远县。后废。

  • 八面山

    ①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北,接桂东县界。《方舆纪要》卷82兴宁县:八面山“峭险壁立,延袤二百余里,登之可见郴、衡、吉、赣诸郡。又山中有上洞、中洞及雷家洞, 皆深险,素为贼窟。嘉靖末,‘瑶贼’黄积珠等据险肆掠

  • 清水滩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长江中。《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 “横梁滩” 条下: 清水滩 “在县西十里。江中迅急,触而为旋,舟行不戒,必至覆溺。县境诸滩,此其险者”。

  • 崇礼设治局

    1934年置,属察哈尔省。治所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北太平庄。1936年改设崇礼县。1934年由张北县析置,治今河北省崇礼县太平庄。1947年升县,隶察哈尔省。

  • 武安军

    唐、五代方镇名。本湖南观察使,中和三年 (883) 升为钦化军。光启元年 (885) 改武安军,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郴、连、道、永、邵等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

  • 慢水寨

    北宋初置,属辰州。在今湖南沅陵县西。熙宁七年 (1074) 废。《方舆纪要》 卷81沅陵县 “会溪镇砦” 条下: 慢水寨,“ 《志》 云: 慢水即酉溪别名也”。

  • 椹县

    南朝梁置,属合浦郡。治所即今广东遂溪县西南五十里湛川村。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为椹川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遂溪县西椹川。属合浦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椹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