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彭阳县

彭阳县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八十里。遗址尚存。《后汉书· 段熲传》:建宁元年 (168) 春,“熲将兵万余人,赍十五日粮,从彭阳直指高平,与先零诸种战于逢义山”。晋废。

②北魏置,为西北地郡治。治所即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名彭原县。

③北宋太平兴国中改丰义县置,属宁州。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六十里彭阳乡。至道三年 (997)改属原州。蒙古至元七年 (1270) 并入镇原州。


(1)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景陈家。属安定郡。晋废。(2)北魏置,治今甘肃省西峰市彭原(鄢旗坳)。为西北地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彭原县。(3)北宋初以丰义县改名,治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属宁州。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废入镇原州。(2)今县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东与甘肃省为邻。属固原市。面积2535平方千米。人口24.8万。辖3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白阳镇。西汉朝那县、隋唐百泉县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筑彭阳城。金为彭阳堡。1983年析固原县东部置彭阳县,属固原地区。2001年属固原市。地处宁南黄土丘陵东南部、六盘山东北部。属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过渡气候。农产以小麦、马铃薯、黍、谷子、玉米、胡麻为主。土产花椒、大蒜、黄花菜。宝中铁路和309国道、固草公路纵横境内。古迹有无量山石窟寺、璎珞宝塔等。


猜你喜欢

  • 石屋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宋《淳祐临安志》卷9:石屋洞“有石洞极高,状似屋”,故名。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毁于“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

  • 兴势县

    北魏延昌三年(514)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洋县东北二十里兴势山上,故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移治今洋县,属汉川郡。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为兴道县。古县名。北魏延昌三年(514年)置,治今

  • 大壮观山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旧太平、神策二门间。《陈书·方泰传》:陈太建十一年(579),“高宗幸大壮观,因大阅武”。宋《景定建康志》卷17:大壮观山“东连蒋山,西有水下注平陆,南临真武湖,北临蠡湖”。

  • 诸阳山

    亦名睢阳山。在今安徽宿州市西北二十里。《金史·地理志》 符离县: “有诸阳山。”

  • 隃麋县

    一作榆眉、渝麋。西汉置,属右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千阳县城东侧龙王殿村西。以隃麋泽为名。东汉建武四年 (28) 封耿况为隃麋侯国。三国复为县,属扶风郡。西晋废。以产墨著名,后世因以隃麋为墨的代称。古县名。

  • 清风岭

    在今浙江嵊县北。《方舆纪要》 卷92绍兴府嵊县: 清风岭在 “县北四十里。岩石峻险,下瞰剡溪。旧多枫木,名青枫岭,后易枫曰风”。

  • 塔下堡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龙川县: 塔下堡 “在县西北,水道出江西安定、安远二县界。又有浊溪、高涧诸处,旧皆为哨守处”。

  • 石渠

    即新门。在今河南陕县东北三门峡人门岛东。唐杜佑《通典》卷10 《食货》:开元二十九年(741),“陕州刺史李齐物避三门河路急峻,于其北凿石渠通运船为漫流,河泥旋填淤塞,不可漕”。(1)古水名。在今河南

  • 西沙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宁州。治所在西沙笼(今云南华宁县北郊下村)。《元史·地理志》:“宁部蛮世居之,其裔孙西沙筑城于此,因名西沙笼。”至治二年(1322)废入宁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

  • 临闾县

    北宋宣和四年 (1122) 改石城县置,属平州。治所在今河北唐山市东北。金复名石城县。古县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改石城县置,治今河北省唐山市东北,属滦州。寻地入金,复名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