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建昌镇

建昌镇

①金置,属迁安县。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

②清置,属四川总督。驻地在宁远府 (今四川西昌市)。后废。


(1)在辽宁省建昌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建凌街,人口3.5万。镇以县名。1931年置凌南设治局,1933年为凌南治。1937年为建昌县治。1964年设建昌镇,后改公社。1980年复镇。主产蔬菜。有纺织、造纸、冶金、机械、水泥、酿酒、塑料、食品等厂。魏塔铁路和306国道、朝青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金坛市北部,东南部有天荒湖。面积48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建昌,人口 6500。1957年由天湖、建南、建北三乡合置建昌乡,以原乡境处建昌圩内命名。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86年置镇。产稻、小麦、棉花和水产品。有化工机械、轧花、粮油加工等厂。1941年新四军设兵工厂于天荒湖中铜马岛。白建公路经此。(3)在江西省南城县中部、旴江(抚河)中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59平方千米。人口8.7万。镇人民政府驻建昌,人口4万。镇以古建昌府名。自北宋元丰年间始,历为县和建昌军、路、府治。1949年为旴南镇,1954年改城关镇,1958年改公社,1980年复设镇,1983年改名建昌镇。2001年万坊乡并入。产稻、蔬菜。有机械、制药、印刷、酿酒、工艺美术等厂。206国道、临城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麻姑山、万年桥。


猜你喜欢

  • 锦石岩

    在今广东仁化县南。《舆地纪胜》卷90韶州: 锦石岩 “在仁化县南十七里。有三岩,分上、中、下。上有佛像,宛若堂殿。其径弯环,直上千余级,夹道杉松,高凌霄汉”。宋邓嘉猷有 《游锦石记》。

  • 鸿上关

    即常山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水经·滱水注》: “滱水又东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 《晋书地道记》 所谓鸿上关者也。”即“鸿上塞”、“常山关”。

  • 明岨山

    在今陕西彬县水帘乡明岨山麓。《清一统志·邠州》: 明岨山 “在州西十里。其麓有水帘洞,洞中有水流出。相传唐贞观中凿山为连珠小窍,形肖飞阁。每岁元宵,居民率张灯于此以祈年”。

  • 铜爵园

    又称西园。曹魏邺都御园。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晋左思 《魏都赋》 曰: “右则疏圃曲池,下畹高堂,兰渚莓莓,石濑汤汤,弱葼系实,轻叶振芳, 奔龟跃鱼, 有吕梁。 驰道周曲于果下,

  • 归诚州

    ①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北宋改为归城州。②北宋改归诚羁縻州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右江流域。后废。

  • 琏市镇

    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六十六里练市镇。《方舆纪要》 卷91 “凌波塘” 条: “今 (练) 溪上有琏市镇。” 《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琏市镇 “元设巡司,后废,明洪武中复置,今因之”。

  • 金塔寺城

    明筑,在今甘肃金塔县东南。《清一统志·肃州》: 金塔寺堡 “在州东北一百里,即明金塔寺城也”。

  • 四方岭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四方岭在“州西三十里。山势陡拔,四面方正,上有天池,溉田甚远”。

  • 寄氏县

    ①北魏景明元年 (500) 置,属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屯留县西南。北齐后废。②隋开皇九年 (589) 置,属潞州。治所即今山西长子县。十八年 (598) 改长子县。古县名。(1)北魏景明元年(500年

  • 智化寺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明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 (1443) 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禅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 (大智殿、藏殿)、如来殿 (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