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伐等处长官司

平伐等处长官司

元大德六年(1302)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南云雾镇。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平伐长官司。


元置,治今贵州省龙里县东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平伐长官司。


猜你喜欢

  • 钟 (鍾) 提城

    在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延熙十八年 (255),姜维围狄道城,“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郤住钟题”。即此。

  • 叠溪桥关

    明洪武十二年 (1379) 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西南。《明史·地理志》 叠溪所: “西有叠溪桥关。”

  • 百嘉汛

    即今江西万安县北百嘉乡。清时设汛。

  • 海宁郡

    南朝陈永定二年 (558) 析吴郡置,属扬州。治所在盐官县 (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海中)。辖境相当今浙江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上海市金山县及王盘山以北杭州湾洋面 (时为陆地)。寻废。南朝陈永定二年(

  • 砂堰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附近。《宋史·魏胜传》: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1161),“胜军已入城,金兵径趋城东,欲过砂堰圜城为营。胜先已据堰备之,金军不得过,拒战竟日,终不能近”。

  • 阳武峪堡

    即扬武峪口堡。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二十五里阳武村。

  • 四蜀

    宋代益、利、梓、夔四路的合称。《宋史·赵雄传》:“虞允文宣抚四蜀,辟干办公事,入相,荐于朝。”

  • 臼里

    又作九里。在今河南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天子。”即此。古邑名。又作九里。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巩义市南。《韩非子·说林上》:“魏惠王为臼里之盟,将复立于天子。”即此。

  • 白石湖

    ①在今浙江乐清市西白石镇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白石湖“在县西白石山下,汇诸山溪之水,广三十余丈,长五六里,亦名合湖,引流而东,合于运河”。②在今湖南岳阳市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

  • 金峒安抚司

    明永乐五年 (1407) 置,属施南宣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五十六里金洞司。清初改为金峒土司。元置,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长官司。永乐五年(1407年)复改安抚司。治今湖北省咸丰县西北。属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