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社镇

常社镇

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旧属西华县。明初置巡司于此。


猜你喜欢

  • 房子县

    ①西汉置,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十五里仓房村。三国魏为赵国治。西晋为冀州治。北魏属赵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移治今临城县,属赵州。大业初属赵郡。唐属赵

  • 凉州

    ①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 (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三国魏黄初中移治

  • 水乐洞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烟霞岭东麓。洞深60余米。北宋熙宁二年(1069)取名水乐。宋《淳祐临安志》卷9:水乐洞“常有水声,如击金石,故以名之”。南宋宰相贾似道曾占洞筑私人花园。

  • 蒲首山

    在今湖北蒲圻市西。《方舆纪要》 卷76武昌府蒲圻县: 蒲首山 “在县西三十里。《志》 曰,蒲圻之首山也”。

  • 绥平堡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以保敦谷置,属廓州。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北。《宋史·地理志》 廓州: 绥平堡 “南至肤公城界二十里,北至保塞砦界一十七里”。后废。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置于保敦谷,

  • 肥累县

    春秋肥子国。西汉置县,属真定国。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七里。东汉废。古县名。西汉以肥邑置,治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南。属真定国。东汉省。

  • 烽火台 (臺)

    在今河南内黄县北四里。《方舆纪要》 卷 16 内黄县: 烽火台 “高二丈许。宋咸平中,契丹入寇大名。杨延朗军内黄以御之,筑台于此”。

  • 春秋晋邢侯邑。在今河南温县附近。《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前547),楚 “雍子奔晋,晋人与之鄐,以为谋主”。又昭公十四年 (前528),“晋邢侯与雍子争鄐田,久而无战”。古邑名。春秋晋邢侯邑。在今河

  • 清漳水

    在今山西省东南部。东源出昔阳县西部,西源出和顺县西八赋岭,在左权县泽城附近汇合后,东南流到河北涉县合漳镇,与浊漳水汇合为漳河。《山海经·北次三经》: “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清漳之水出焉,东流于

  • 湖溪村

    在今江苏金坛市南三十里,长荡湖西。《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金坛县: 湖溪村“明初置长荡湖河泊所,又湖溪巡司亦置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