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夷仪

夷仪

在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十二里。春秋时邢国建都于此。《春秋》:僖公元年(前659),“邢迁于夷仪”。即此。《续汉书·郡国志》:东郡聊城“有夷仪鄹”。另一说在今河北邢台县西北。


又作陈仪,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南。《春秋》鲁僖公元年(前659年):狄侵邢国,齐桓公帅诸侯之师救邢,“邢迁都于夷仪”,即此。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墓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香山(一名东山)的琵琶峰下。今墓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修。

  • 鹘里改路

    即胡里改路。治所即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金史·太宗纪》: 天会八年 (1130) 七月,“徙昏德公 (宋徽宗)、重昏侯 (宋钦宗) 于鹘里改路”。

  • 千秋岭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接浙江临安县界。《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三年(913),“吴行营招讨使李涛帅众二万出千秋岭,攻吴越衣锦军(今浙江临安县)。千秋岭道险狭,钱传瓘使人伐木以断吴军之后而击之,

  • 阿卜山

    即赛罕山。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明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经此。金幼孜《北征录》:四月初七,“发玉雪冈。行十余里,过一大坡陀,甚平旷。远见一山甚长,一峰独高,秀拔如拱揖。上指示曰:‘此赛罕山,

  • 师宗州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师宗千户,二十七年(1290)改师宗州,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麓。明属广西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迁治今师宗县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为县。元

  • 白雁陂

    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水经·渠水注》:白雁陂“在长社县东北。东西七里,南北十里,在林乡之西南”。

  • 虾港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部。《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崇明县 “清潭港” 条下: 虾港 “俗传宋高宗南渡至此,有大虾二,涌水挟船出海,因名”。

  • 兀的河

    又作乌第河、乌达河。源出外兴安岭,东流入鄂霍茨克海。明永乐五年(1407)于此置兀的河卫。古水名。又称乌第河、乌达河,皆同音异译。源出外兴安岭,东流入鄂霍次克海。明于此置兀的河卫。清康熙二十八年(16

  • 渽水

    又名沫水、涐水。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汉书·地理志》 蜀郡汶江县:“渽水出徼外,南至南安,东入江,过郡三,行三千四十里。” 《舆地纪胜》 卷146嘉定府: 沫水 “一名渽水,一名涐水,今曰阳江”。古水

  • 仓基湖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宿迁县:仓基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寰宇记》:湖周四十五里。旧为石崇积贮之所。有闸曰石崇闸,其水导流为崇河,入桃源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