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平场

太平场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太平镇,南与广州市交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从化县有“太平场墟”。

②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大坪村。清雍正八年(1730)移罗苛巡司驻此,改名西山巡司。

③俗名窑子坝。即今四川双流县东南太平镇。清置巡司于此。

④即今四川新津县西太平乡。清道光《新津县志》卷9:太平场在“县西五里”。

⑤即今四川资中县东太平镇。清光绪《资州志》卷3:太平场“在州东六十里。通岳邑要道,风土静雅,人物繁昌,资州称大镇焉”。《清史稿·凤全传》:光绪二十三年(1897),余栋臣义军与凤全之官军“战太平场”。即此。

⑥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七十里安平镇。民国《南充县志》卷1:太平场“在治西南七十里盐溪侧。当果遂大道,又为蓬岳盐运通途。乾隆时兴市,铺户二百余家,为上南区第一大镇”。

⑦即今四川西充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西充县志》卷2:太平场在“治东三十里”。

⑧即今四川铜梁县北太平村。清道光《铜梁县志》卷2:太平场“在(安居乡)南二十里。今废”。

⑨即今四川眉山县南四十里罗平镇。清嘉庆《眉州属志》卷1:眉州有太平场。


猜你喜欢

  • 大八支线

    自安徽大通(今淮南市南)向西至八公山。长22公里。为淮南铁路支线。日伪于1944年修筑。

  • 通曲山

    在今云南建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15纳楼茶甸长官司: 通曲山在 “司 (治今县西南官厅) 西南八里山下。有泉两派,一流入禄丰县,一流入司东北五十里之仙人洞,亦谓之石洞”。

  • 龙栖山

    即今福建将乐县西南龙栖山。明弘治《将乐县志》卷1:龙栖山“在县南义丰都,群峰峭拔,势耸千仞……林木幽映,山底多石潭,有龙潜止,故名”。

  • 华阳观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内。唐白居易罢校书郎后,与元稹居此。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内。唐代白居易、元稹曾居此。

  • 隐形山

    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北二里。《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 隐形山 “以地形深奥而名”。《清一统志·泾州一》: 隐形山 “孤峰特起,苍松古柏,连抱参天。麓有泉,味甘馨,名曰香水”。

  • 阿拉坦额莫勒

    通称阿尔泰面。即今内蒙古新巴尔虎旗驻地阿拉坦额莫勒镇。据《清一统志·黑龙江》附《繙译语解》:额默勒“蒙古语,马鞍也”。“阿拉坦额莫勒”,蒙古语意为“金鞍”。

  • 巴公溪

    在今湖北恩施市南。《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黄连溪”条下:“巴公溪亦在卫南。其源一出药山,一出城南三十里鼓楼山,合于翠涛山,下至城南二里入清江。”

  • 宣府左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 (1393) 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河北宣化县。二十八年 (1395) 改为宣府护卫。建文四年 (1402) 复置,移治保定 (今保定市)。宣德五年 (1430) 还治今宣化县,属

  • 小城子

    ①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46年于此置宁城县。1948年迁治八里罕镇。②即今辽宁康平县西北小城子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康平县图:西北有小城。③即今吉林梨树县东北九十里小城子镇。《

  • 哈喇卜兰河

    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方舆纪要》 卷65: 哈喇卜兰河 “在撒马儿罕城东,河浅阔而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