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和殿

太和殿

①亦名金銮殿。在今北京市故宫内。为故宫“三大殿”之一,是外朝的前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改名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改称太和殿。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寿,每岁元旦、冬至等重大典礼及出兵征讨仪式皆在此殿举行。建筑宏伟壮观,为全国最大木构殿宇。

②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477)春正月,“起太和、安昌二殿”。同年秋七月,“太和、安昌二殿成”。此后文明太后冯氏临朝称制, 居太和殿。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崩于该殿。《水经·㶟水注》:太极殿“东堂东接太和殿,殿之东阶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阳八风谷之缁石也。太和殿之东北接紫宫寺”。


俗称金銮殿。在北京市东城区故宫的中心部位。故宫三大殿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初名奉天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始称今名。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8.13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围绕石栏,有云龙云凤望柱 1488 根,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大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高35.05米,宽约63米。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明清两代皇帝即位、诞辰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和出兵征讨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殿中的金漆雕龙宝座是封建皇权的象征。红墙黄瓦,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全国最大的木结构殿宇。

太 和 殿


猜你喜欢

  • 太平桥镇

    即今江苏吴县东北太平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长洲县记:“城东北有太平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吴县东北有“太平桥镇”。(1)在湖北省红安县南部。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

  • 海都山

    即古敦薨山。在今新疆和静县北。《清一统志·喀喇沙尔》: 海都山 “在喀喇沙尔北,哈布齐垓南,楚辉山西二百五十里。山脉自西九百里之汗腾格里山分支东南行至此,为喀喇沙尔北屏,哈布齐垓河、裕勒都斯河咸会而南

  • 油榨墟

    即今湖南永兴县西南四十里油市乡。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永兴县图: 县西南有油榨墟。

  • 犀亭

    又名铁牛亭。在今湖南茶陵县城南,洣水北岸。《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铁牛亭 “宋刘子迈筑城,见江水势冲突,工难成。铸铁牛以镇之,城遂成。铁牛犹存”。铁犀长八尺,作昂首跪卧状。对研究宋代冶铸技术有较

  • 阿拉班

    一作阿尔班。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西南阿拉万。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4:“鄂什至阿拉班五十里。”

  • 新浦县

    南朝宋永初中分汉丰县置,属巴东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53开县: “新浦县者以浦名。” 西魏为开江郡治。北周为江会郡治。隋大业初属巴东郡。七年(611) 移治今南

  • 和溪水

    即今四川阆中市东构溪河。《寰宇记》 卷86奉国县: “和溪水一名护溪水。自利州义清县界流入,南流经县东,又南入阆中县界。”

  • 鼎新县

    1928 年改毛目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1956年并入金塔县。旧县名。1928年由毛目县改名,取更新之意。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1956年撤销,并入金塔县。

  • 喀穆图河

    又作喀母兔河。即今黑龙江省宝清县东蛤蟆通河。源出七虎林山,曲折北流入挠力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挠力河两源共合,“东北流,受南来之喀穆图河,今曰哈玛通河”。

  • 乾宁军民安抚司

    元天历二年 (1329) 改琼州置,属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琼山县 (今海南省琼山市)。辖境相当今海南省海口、琼山、琼海三市及定安、文昌、澄迈、临高等县地。元统二年(1334) 改为乾宁安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