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天宝山

天宝山

①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西山支脉。清《日下旧闻考》卷102:“天宝山有茶棚庵、山神庙、七圣庙。”

②在今福建建瓯市西北五十里。明嘉靖《建宁府志》卷3《山川》建安县:天宝山“在丰乐里。延袤五六十里,峰峦起伏,联属不绝,下有天宝寺”。

③在今福建漳州市西北天宝镇。明嘉靖《龙溪县志》卷1:天宝山“在县西北二十一都。……宋时有明珠夜飞入九龙江,为渔人所得,以贡,因名”。《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龙溪县:天宝山在“府西三十里。五峰峭立,周百余里,郡之望山也。宋大中祥符中山下溪产大珠,入贡,因名”。

④在今江西崇仁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崇仁县:天宝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峭拔森耸,为郡界伟观”。

⑤在今四川会东县南嘎吉乡境。清同治《会理州志》卷1:天宝山“在南一百九十里戛吉场后”。产银、铅及锌。


(1)山名。在山东省平邑县境内。海拔501米,面积11平方千米。取“物宝天华”之意,故称天宝山。山上以至峪底遍植梨树,素称“黄梨之乡”。黄梨栽培已有二百余年历史,现有梨树十五万株。名胜古迹有小圣堂(始建于元代)、朝阳洞和赵庄溶洞等。朝阳洞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一巨大石壁,钟乳形状各异;上层洞窟宽敞,可容数百人。赵庄溶洞,顶部垂钟乳,地下石笋、石柱林立。抗日战争时期北海银行曾在此印制过解放区发行的纸币。(2)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属老头沟镇。人口1万。原天宝山镇人民政府驻地。镇因天宝山得名。山高有宝藏,金代在此炼银,故名。有铅锌矿及机械、制材、食品等厂。有公路东接302国道。


猜你喜欢

  • 故尉城

    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元和志》 卷29长沙县: “故尉城,在县西北七十里。孙权以程普为长沙县西部都尉,以防关羽,因立此城。”

  • 神农郡

    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所在高邮县 (今江苏高邮市)。隋开皇初废。南朝梁改广业郡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市地。属南兖州。北齐属东广州。北周属吴州。隋开皇初废。

  • 长平

    ①战国赵地,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二十里王报村。《史记·秦本纪》: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使武安君白起击赵,“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即此。②战国魏地,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史记·秦始皇本纪》

  • 青龙江

    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旧青浦附近。北宋朱长文 《吴郡图经续记》 卷下: 青龙江 “青龙者,乃战舰之名。或云青龙舟,孙权所造也。盖昔时尝置船于此地,因是名之耳”。《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白鹤汇

  • 峡子岭

    即今安徽郎溪县西南八十里相子岭。明嘉靖 《建平县志》: 峡子岭 “群岭拥辏,为宣城、建平界”。

  • 那龙墟

    ①即今广东阳东县东北那龙圩。清时有把总驻防。②亦作那隆墟。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五十里那隆镇。清雍正《广东通志》卷18:钦州有那隆墟。宣统《广东舆地全图》灵山县图:西南有那隆墟。

  • 海游溪

    即今浙江三门县北珠游溪。由西向东单独入海。《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海游溪 “源出海游岭,东流五十里入海”。1981 年更名珠游溪。

  • 经水

    ①即今四川雅安市南之周公河,为青衣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雅州: 周公山 “下有经水,一名周公水”。②在今四川荥经县南,为荥经水支流。清乾隆《雅州府志》 卷1: 经水 “在县南。源出瓦屋山,由改丁烟

  • 昔阳

    春秋鼓国都。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530),“晋荀吴伪会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孔疏引刘炫说: “肥、鼓并在巨鹿昔阳,即是鼓都,在鲜虞之东南。”春秋鼓国都城,白狄所建。在今

  • 黄泥湾

    ①即今广东阳春市东北春湾镇。清置巡司于此。同治 《广东图说》 卷45阳春县: 黄泥湾司“驻黄泥湾墟。其属大乡十”。②在今四川城口县南。清道光 《城口厅志》 卷4: 黄泥湾在 “厅南七十里。嘉庆元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