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洪山

大洪山

一名溳山。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接钟祥市及京山县界。《水经·溳水注》:溳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竟陵之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峰曰悬钩,处平原众阜之中,为诸岭之秀。山下有石门,夹鄣层峻,岩高皆数百仞”。


又称涢山、洪山。在湖北省中部偏北、汉水及其支流涢水间。《读史方舆纪要》:“山高险,四面陡绝,上有田畴,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大洪山或以山中有大湖而名。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攻洪山,宋将张顺等击破之,即此。西北—东南走向。褶皱断块山。主要由古老沉积岩构成,久经侵蚀,地形破碎。一般海拔500米左右,同名主峰在随州市西南部,海拔1055米。为省重要林区。名胜古迹有白龙池、三眼泉、娥皇洞、宝珠峰、柳门口四叠瀑布等。与屈家岭文化遗址、擂鼓墩曾侯乙墓、明显陵等景点组成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猜你喜欢

  • 三坝河

    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北龙船河。《方舆纪要》卷78巴东县“清江河”条下:“三坝河在县西六十里。源出县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县,一流入四川大宁县,一流入西瀼溪,合大江。”

  • 星显水

    即今吉林延吉市境之布尔哈通河。源出哈尔巴岭,东南流会海兰江、嘎呀河,又南入图门江。《金史·世纪》: 三年 (1097),“跋忒杀跋葛。使太祖率师伐跋忒,跋忒亡去,追及,杀之星显水”。即此。即今吉林省延

  • 商、周邑。春秋为卫地。在今河南卫辉市东北。《左传》: 隐公五年 (前718),“郑人侵卫牧”。杜注: “牧,卫邑。”古邑名。又作坶。或谓即牧野。商、春秋邑。在今河南省卫辉市东北。春秋时属卫。《左传》隐

  • 上浦市

    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南二十六里上浦镇。清光绪《上虞县志》卷18引《万历志》:上浦市“在县(旧治丰惠镇)西南四十里”。

  • 溪浪河

    即锡兰河。今吉林舒兰市东之呼兰河。

  • 北梁郡

    北魏孝昌中置,属南兖州。治所在城安县(今河南民权县东北)。北齐天保七年(556)废。北魏孝昌中置,治考阳县(今河南民权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南省民权县一带。北齐废。

  • 绿铜隘

    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与文成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94景宁县: 绿铜隘在 “县东五十里,与青田八都相接。正统间,黄坛盗起,守此拒之,寇不能入”。

  • 蓝田浦

    在今浙江海盐县南。《方舆纪要》 卷91海盐县: 蓝田浦 “在县南三里。浦东有蓝田寨,因名。宋咸平六年,县令鲁宗道重开,以通海潮”。

  • 瓦屋

    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温县西北。《春秋》:隐公八年(前715)七月,“宋公、齐侯、卫侯, 盟于瓦屋”。确址待考,疑在今河南省温县境内。一说在今清丰县东南瓦屋头,或说在尉氏县西南洧川南,或说在滑县东。《左传

  • 回廓镇

    一名回郭镇。清置,属巩县。即今河南巩义市西南三十一里回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