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西藏南木林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南木林宗。1960 年与拉布谿、甲错谿、领噶尔谿合并设南木林县。“南木林”,藏语意为全胜洲。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南木林。1960年乌郁、甲错、
一作矣落河。即今云南石屏县西河底河。《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落矣河在州西八十里。阔三丈。源出元江府境,南流入亏容甸。今有落矣河桥。”
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南阿鲁布拉克泉。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作“阿鲁布拉克”;西清《黑龙江外纪》卷2作“阿鲁布扎克”。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磁州。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元和志》 卷15: “北滨洺水,因以为名。” 大业初属武安郡。唐属洺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唐武德二年 (619) 改宜阳县置,为熊州治。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元和志》 卷5: “取县西隋宫为名。” 开元初属河南府。五代唐改为福庆县。北宋复为福昌县。熙宁五年(1072) 省入
①古水名。《水经· 浊漳水注》 称绛渎,《通典》 称枯绛渠。故道自今河北广宗县,经南宫、冀州、衡水三市,至武邑县界流入漳水。是古漳水一时的徙流,久湮。或误以为即 《尚书· 禹贡》 的降水。②即绛水。在
①又名新河。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元《至顺镇江志》卷7:九曲河“在丹阳县北,首起漕渠,尾距江口委曲七十里,今废”。《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九曲河“在县北。南接漕渠,北达大江。委蛇七十余里,亦谓之新
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149茂州“铁豹岭”条下:“《皇朝郡县志》云:熙宁九年,因茂州筑城,静州将杨文绪导蕃董阿丹作乱,茂州南有鸡宗关,路通永康, 北有陇东路通绵州, 皆为蛮据,声援俱绝
亦名涌口水。在今广东陆丰县东。《方舆纪要》卷103海丰县:冲口水“在县东北九十里。源出黄坭坑,东合蛟溪诸水,至南沙渡入于海”。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有刘顶煤矿。1940年建有陇海铁路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