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云寺

大云寺

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隅。《清一统志·平阳府》:大云禅寺“在临汾县城内安道坊。唐贞观中建。俗名铁佛寺。内有大铁佛,头上建浮图”。

②在今山东青州市南云门山麓。《清一统志·青州府二》:“旧在云门山后,明景泰间徙。唐李邕有《大云寺禅院碑记》。”

③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东南。《新唐书·武后纪》 称:天授元年(690)“置大云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载:“大云寺门东两壁鬼神,佛殿上菩萨六躯,净土经变,阁上婆叟仙,并尉迟画,黄犬及鹰最妙。”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5载:大云寺“本后魏净土寺。隋大业四年, 自故城徙津阳门内。贞观三年,复徙此坊。天授二年改大云,会昌中废”。

④在今广西柳州市南柳江南岸仙迹山(今马鞍山)下。唐建。柳宗元《柳州复大云寺记》:“柳州始以邦命置四寺,其三在水北,而大云寺在水南。水北环治城六百室,水南三百室。俄而水南火,大云寺焚而不复且百年。”

⑤在今甘肃武威市东北隅。清初《重修大云寺古刹功德碑》载,大云寺为前凉王张天锡所建。原名弘藏寺,后改天赐庵。武则天称帝,令全国供奉《大云经》,改天赐庵为大云寺。

⑥唐建,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东南二十里古纳拉古城。唐杜环《经行记》:“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 邑里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


猜你喜欢

  • 细鳞河

    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西北。源出太平岭,东南流注于小绥芬河。《清史稿·地理志》 穆棱县:官商路 “东渡细鳞,逾铁路至东宁”。旧中东铁路所经,有细鳞河站 (今细鳞河乡)。集镇名。在吉林省龙井市西北部、细鳞河

  • 神仙岭

    在今江西定南县北。《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定南县 “太湖山” 条下: “县 (治今老城镇) 北四十五里又有神仙岭,发脉于此,皆耸秀为邑境之望。嘉靖末,抚臣吴百朋破贼于岭下。”

  • 福和墟

    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福和镇。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 69墟市: 增城县有 “福和墟”。

  • 老吴市镇

    即吴家市。今江苏常熟市东北七十里吴市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昭文县图:东北有老吴市。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常熟县东有“老吴市镇”。

  • 渚宫

    春秋楚国别宫,为成王所建。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南隅。《左传》: 文公十年(前617),子西 “沿汉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水经·江水注》: “江水又东径江陵县故城南,……今城,楚

  • 双鹰国

    今意大利的旧称。亦译作意大里亚、一打辇。清谢清高《海录》:“双鹰国又名一打辇,即澳地利亚,在祋古口之西北,疆域与西洋同。与单鹰国为兄弟。”

  • 赤鼓溪守捉城

    唐置,属维州。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后废。

  • 王敦城

    即芜湖城。在今安徽芜湖市。《晋书·王敦传》:东晋永昌元年(322),“敦率众内向,至芜湖”。又《明帝纪》:太宁元年(323),“帝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 阴察敦营垒而出”。陆游《入蜀记》:“芜湖即于

  • 胣䏢州

    亦作肔䏢州。 唐开元以前置羁縻州, 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甘洛县境。北宋以后废。

  • 急水门

    ①在今广东潮安县东南。《清一统志·潮州府》: 急水门 “在海阳县南二十里。东通韩江。两山夹峙,中砥大石,水势迅驶奔涌,故名”。②在今海南省文昌县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铺前港” 条下: “石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