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溪
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洋: 夜郎溪 “以其从夜郎之境来,故名”。《方舆纪要》 卷69綦江县: 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
即今四川綦江县之綦江。《舆地纪胜》 卷180南平洋: 夜郎溪 “以其从夜郎之境来,故名”。《方舆纪要》 卷69綦江县: 綦江“在县南,即夜郎溪也”。
又名都蚤堡。即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沙子乡。《清一统志·柳州府》:沙子堡“在融县东南一百里”。为要隘。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清时为戍守要地。
明置,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六十里东乡镇。《清一统志·浔州府》:东乡堡“在武宣县东。藤峡之北户也。明万历三十二年置堡。县境东乡为瑶,西乡为玡,南乡、北乡为僮,惟玡最朴谨,僮瑶颇轻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其东为东邯水,俱自北而南,流入黄河。《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复东、西邯屯田五部”。古水名。在今青
西汉置, 属河东郡, 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西南三十五里。 东汉废。 三国魏初复置狐县, 属平阳郡。北魏太延二年 (436) 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河东郡。东汉省。三
北齐置,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隋开皇初废。北齐置,治今河南省商城县西。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商城县一带。隋开皇初废。
即今江西宁都县西南赖村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雩都县东北有赖村墟。
唐置,为军镇,属嘉州。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四十里五通桥附近。南宋范成大 《吴船录》 卷上: “癸卯发王波渡,四十里至罗护镇。”
一名乐陵。在今河南确山县南十八里任店镇。《魏书·蛮传》: 延兴中大阳蛮酋桓诞内属,拜征南将军、东荆州刺史、襄阳王,“治于朗陵”。即此。
指萨尔温江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外一段。《东华录》: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正月壬午载,云贵总督刘藻等奏: “永昌、顺宁二府所属耿马、孟定等土司地方,界连缅国,惟藉滚弄江为天堑。” 《东华
即大漠。今蒙古国南部与中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巴彦淖尔盟、锡林郭勒盟北部交界地区的戈壁大沙漠。又称大漠。即今蒙古高原大沙漠,斜亘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之间。《北史·魏太祖纪》:登国六年(3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