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隆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长寿二年 (693)改为武隆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隆县。先天元年 (712) 改为唐安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益州。长寿二年(693年)改武隆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唐隆县。先天元年(712年)改唐安县。
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长寿二年 (693)改为武隆县。神龙元年 (705) 复为唐隆县。先天元年 (712) 改为唐安县。
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源镇。属益州。长寿二年(693年)改武隆县。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唐隆县。先天元年(712年)改唐安县。
1914年改龙门县置,属直隶口北道。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1928年属察哈尔省。1952年属河北省。1958年移治今赤城县。1960年改名赤城县。旧县名。1914年改龙门县置,治龙门卫(今河北
即今河北武安市西南二十二里庄晏乡。清乾隆《武安县志》卷3里社:文章里有庄晏。
即今湖北枣阳市北五十里湖河乡。清有守备驻防。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岸蒂普。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特布克 “在图斯库勒东岸支河之间”。
在今河南偃师市南。《后汉书·孝和帝纪》:永元十六年(104)十一月己丑,“行幸缑氏,登百岯山”。即此。
即王城山。在今浙江温岭市西北三十五里。宋《嘉定赤城志》卷20黄岩县:王城山“本名方城山……俗呼方岩”。在浙江省永康市东。海拔384米。山体由凝灰岩等构成,为断块山。山形方整,顶部平缓,四壁如削,故名。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北宋置,属繁昌县。即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里峨桥镇。当峨溪河入漳河口,明初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古镇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东北。明初置繁昌河泊所于此。
在今安徽六安市西南。《隋书·地理志》:开化县有九公山。《寰宇记》卷129六安县:“九公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九石柱,似人形,人号为九公山。”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六里。有魏夫人坛。《寰宇记》 卷110抚州临川县: 魏夫人坛 “在县西北六里二百步。……唐睿宗使道士叶法善祭醮,仍于坛西置洞灵观,度女道士七人以奉之。刺史颜真卿撰仙坛碑备详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