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路镇

双路镇

在今四川蒲江县西。《方舆纪要》卷71蒲江县:双路镇在“县西六十里。有巡司”。


(1)在重庆市双桥区西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双路街,人口 6600。相传早年每晨有两股云雾似柱冲天,称双雾,后谐音为双路。原为大足县双路乡,1958年改为双路公社。1975年划归重庆市双桥区管辖。1987年复名双路乡,1996年撤乡建双路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柑橘、蔬菜等。有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公司、重庆红岩专用汽车制造厂及铸造、复合材料、农用车辆等厂。大邮公路经此。(2)在重庆市丰都县中部。面积97.5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双路口,人口821。因地处山垭两条大路形似木鱼口,故名双路口。明末建场。清末属新建乡辖。1930年建双路镇,1935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莲花、安宁、双路三乡合并建双路镇。产稻、玉米、小麦、柑橘、蚕茧。有陶瓷、酿酒、电站等企业。丰高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南馆陶镇

    即今河北馆陶县治。汉以来为馆陶县治。金废为镇。明置南馆陶巡司于此。1949年复为馆陶县治。

  • 龙渚市

    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北栗木镇上宅村大源头。《宋史·地理志》 恭城县:“太平兴国元年,徙治于北乡龙渚市。景定五年复旧。”

  • 龙窟铺

    一名龙津市。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元于此置龙津驿,清裁。信江在余干县境亦称龙窟河,铺因以为名。

  • 陇桑隘

    即今广西德保县东北隆桑镇。《清一统志·镇安府》:陇桑隘“在府(故治在今德保县)东四十里崇山下,接奉议州界”。

  • 邛僰山

    亦作邛来山、邛崃山。即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山。《续汉书·郡国志》 严道县:“有邛僰、九折坂者。”《方舆纪要》卷72荣经县:邛崃山“一名邛筰山,亦曰邛僰山”。

  • 兴隆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黄平县。《方舆纪要》卷121兴隆卫:龙岩山在“卫城北一里。 一名龙洞山。石势崭岩,水色深碧。相传龙居其中,时出云雨。明初卫名兴龙以此”。清康熙二十

  • 湛涵滩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东岛之南。由三组暗礁组成品字形。水深15米多,亦为珊瑚质底。中国渔民向称仙桌、八辛郎。1935年公布名称为则衡志儿滩。1947年改称湛涵滩。

  • 高阳侯国

    西汉置,属琅邪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东南高羊社。东汉省。西汉元帝封丞相薛宣置,治今山东省莒县东南。东汉省。

  • 鸡西县

    1949年8月改鸡宁县置,属松江省。治所即今黑龙江鸡西市。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旧县名。1949年改鸡宁县置,治今黑龙江省鸡西市。1956年撤销,改设鸡西市。

  • 清泉场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江南乡。产海盐。宋《宝庆四明志》 卷6盐课有 “清泉场”。《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 “管界寨” 条下: “又清泉场盐课司,在县 (今镇海区) 南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