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铺
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双桥区治所。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大足县:双桥铺“在县东六十里”。1975年划入重庆市双桥区。
即今四川重庆市西南双桥区治所。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大足县:双桥铺“在县东六十里”。1975年划入重庆市双桥区。
即今江苏武进县北澡港河东岸圩塘镇。元、明置于塘巡司于此。
清置,属清源县。在今山西清徐县西南二十里高白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 高白镇 “在(清源) 县西南二十里。一名蒿泊镇”。
在今四川小金县东达维乡木耳寨沟注入沃日河处。《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木耳寨“在懋功屯务厅东一百二十里。现设塘汛”。
在今湖南湘潭县西。《元一统志》:云湖“古名沿湖。广三十余里,有九十汊、八十四泉。四山环绕,中有乌石泉。俗传有白龙居之,故多云气,因名云湖”。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三国魏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隋大业初改滁水县复置全椒县,属江都郡。唐属滁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仍属滁州。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
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长垣县置,属滑州。治所在妇姑城(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司坡村)。《寰宇记》卷2:“以县南有古匡城为名。”大业初属东郡。唐属滑州。五代梁复改长垣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
唐渤海国置,治所在瑕州(今吉林桦甸市东八里辉发河南苏密城;一说在梅河口市西南山城镇)。辖境约当今吉林省辉发河流域及辽宁省浑河,苏子河上源一带。为渤海入营州的主要通道。金废。渤海国置。治瑕州(今梅河口市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改万州置,治所在石城县 (隋改通川县,即今四川达川市)。唐杜佑《通典》: 通州 “以居四达之路,故名”。隋大业三年(607) 改为通川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改为通
亦作龙鸠堡、笼鸠寨。南宋置,属嘉州犍为县。在今四川沐川县东南大楠乡龙水村。《宋史·黄畴若传》:南宋开禧间,“(董)蛮再犯龙鸠堡”。即此。
明置,在今贵州石阡县东北。《清一统志·石阡府》: 凯料关 “在府城东南,去镇远府九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