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井镇

双井镇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三十里双井镇。《方舆纪要》卷16魏县:“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


(1)在河北省魏县中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人口5460。以两口古井得名。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制砖、木器加工、食品加工等厂。魏张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中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村,人口2650。清末属呼兰府河东第一区,民国时隶属方台乡,后改第五区。1956年设双井乡,1961年成立双井公社,1984年复设双井乡,1998年改镇。农产玉米、小麦等。为区粮食主产区之一,有建材、农机加工等业。哈萝公路经此。(3)在湖南省溆浦县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双路坪,人口2680。因境内有双眼井,故名。1956年为花桥乡。1961年为花桥公社,1981年更名为双井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枣、棉花。有农机、汽修、农副产品加工等厂。设有圩场。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4)在贵州省施秉县东南部、清水江北岸、癞子山西南麓。面积127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长田寨村,人口 2360。镇南有黑、白二沙井,故名。1932年置镇,1936年废。1958年建双井公社,1962年与原新城管理区合并建双井公社。1984年置双井镇。1992年翁西乡并入。主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烤烟。有修理、酿酒、饮食等业。是县东南部重要集镇。清水江过境,白平、施马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城门岭

    在今浙江台州市 (椒江区) 椒江南岸。《方舆纪要》 卷92临海县: 城门岭 “当 (海门) 卫城北,亦峙椒江南岸,稍东北即前千户所城也,由此达仙居、走温州,为所境之险”。

  • 兰水县

    南朝梁置,属南安郡。治所在今福建南靖县界。隋开皇十二年(592)废入龙溪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福建省南靖县境。属南安郡。隋属泉州。开皇十二年(592年)废入龙溪县。

  • 威边砦

    北宋元符二年 (1099) 筑,属庆阳府。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南。金废。

  • 高原县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改柔远县置,为隆兴路治。治所即今河北张北县。元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中废。古县名。蒙古改柔远县置,治今河北省张北县。为兴和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兴和府治。后废。

  • 青口镇

    即今江苏赣榆县治。清置巡司于此。为水陆冲要。1949年赣榆县迁治于此。(1)在江苏省赣榆县东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14.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口镇,人口6.5万。其地汉属青州,以“青

  • 哈梅里城

    即哈密城。今新疆哈密市。《明史·哈梅里传》: “哈梅里,地近甘肃,元诸王兀纳失里居之。洪武十三年,都督濮英练兵西凉,请出师略地,开哈梅里之路以通商旅。……时西域回纥来贡者,多为哈梅里所遏…… (二十三

  • 西泊

    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旧城西南。清西清《黑龙江外纪》卷1:“齐齐哈尔西门外,潴江涨为池,号西泊,土人便之。将军傅玉虑其或涸,凿渠引江水,为源源而来之势,一时畚锸役,豪族子弟应之,渠成,名官沟。……后将

  • 分秦山

    又称石堡山。在今云南曲靖市东南。《元混一方舆胜览》曲靖路:分秦山在“曲靖东南,武侯与蛮会盟之地。分秦者,汉语会议也”。《清一统志·曲靖府》:分秦山,“《通志》即石堡山,四望平原,孤峰独立,藤萝挂壁,

  • 烟台 (臺) 煤矿

    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铧子镇北山。矿区包括华子岭、尾明山、华家洼、田家沟、张家沟、大榆沟、盘道岭、尖山子、老虎岭、磨箕山(亦称磨脐山) 等十矿。绵亘二三十里。清乾、嘉间有商人申请开采。光绪二十六年 (19

  • 兰坑

    在今甘肃和县东。《三国志·魏书·郭淮传》:青龙二年(234),“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