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和豪特市
1937年10月日伪改归绥县置,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巴彦塔拉盟驻地。1945年8月废。
1937年10月日伪改归绥县置,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巴彦塔拉盟驻地。1945年8月废。
又名释迦如来舍利塔。辽重熙十八年(1049)四月建,在庆州城内。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索博日嘎苏木白塔子古城。位在古庆州内城中西北,为七层空心楼阁式砖塔,高64米,以通体涂白色,故名。内有铭文。1988年
即今四川垫江县东北沙坪镇。清光绪《垫江县志》卷2:沙坪关在“治北五十里”。
即今江西永修县西北虬津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14:建昌县西北有虬津。
即破洛那国。《魏书·西域传》: 洛那国“故大宛国也。都贵山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北卡桑赛。“洛那” 上脱破字。
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唐置陁和镇。宋置中镇砦。明置中镇巡检司,后移于今峨眉山市南之大为镇。清设经历。民国初设县佐。1950年迁峨边县于此。
亦作瓮水寨。南宋绍兴中置,属黄平府。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北。元置雍水长官司。明洪武十七年 (1384) 改置雍水安抚司。南宋绍兴年间置,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北。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置雍水安抚司。
在今湖北咸宁市西半里。《清一统志·武昌府》:西河桥“当往来孔道,旧设浮桥,明嘉靖中筑石墩,架木为梁。天启中改筑石桥,名永乐镇桥。洞七。本朝雍正五年修”。
明万历十年(1582)置堡,属龙门所。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五十里长伸地村。《方舆纪要》卷18龙门守御千户所:长伸地堡“边墩有镇安台等冲,口外乱泉寺一带皆部长驻牧,堡北有巡简寺,其扼险处也”。
在今贵州普定县北三岔街。《明史·贵州土司传》:崇祯初,总督朱燮元讨水西,“分遣别将林兆鼎从三岔入”。即此。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八里白沙街东。为明代木氏土司势力鼎盛时建。前为琉璃殿,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后为大宝积宫,建于万历十年(1582),皆重檐歇山式建筑。大宝积宫旁有藏经楼,东北有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