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壕堑
又各南碾。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民国 《张北县志》 卷3: 南壕堑 “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
又各南碾。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民国 《张北县志》 卷3: 南壕堑 “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
在今北京市西北海淀区北安河乡徐各庄西旸台山东麓。创建于辽咸雍四年(1068)。初名清水院,金改为灵泉寺。明宣德三年(1428)扩建,改名大觉寺。
唐置,为羁縻琳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龙江北岸。北宋废。古县名。唐羁縻县。天宝前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西北。为羁縻琳州治。约废于北宋初期。
一称茶卡盐池,在青海乌兰县东南。为著名盐产地之 一。“茶卡”,藏语意为 “盐堆”。民国许公武 《青海志略》: 达布逊湖 “一名盐池,周百余里,产青盐,即茶卡盐池,青海蒙古及番族皆仰食于此”。藏语意为“
明洪武二十三年 (1390) 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曲靖市南四十五里越州镇。清康熙七年 (1668) 废。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改越州置,治今云南省曲靖市南越州镇,属云南都司。清康熙六年(
在今陕西勉县西。《方舆纪要》 卷56沔县: 烽燧山 “昔尝置烽燧于山上”。
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魏书·地形志》: 平恩县 “有康台驿”。《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九年 (384),燕慕容农起兵,“自将攻破馆陶,收其军资器械,遣兰汗、段讚、赵秋、慕舆悕略取康台牧马数千匹”。即此
明隆庆三年 (1569) 改程番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贵竹长官司 (后改置新贵县,即今贵州贵阳市)。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增置贵筑县,与新贵县同为贵阳府治 (后省新贵入贵筑)。辖境相当今贵
①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小清河。《水经·圣水注》:“圣水又东,广阳水注之。水出小广阳西山,东径广阳县故城北。又东福禄水注焉。水出西山东,南径广阳县故城南,东入广阳水,乱流东南至阳乡县右注圣水。”《清
元泰定元年 (1324) 改邕州路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等县地。明洪武元年(1368) 改为南宁府。元泰定元年(1324年)改邕州路置,治宣
①在今陕西汉中市西北。《方舆纪要》卷56褒城县:鸡翁山,“《志》云:山有石峰临黑龙江, 突起如鸡冠状”。②在今贵州凤冈县东南三十里。《清一统志·石阡府》:鸡翁山“唐鸡翁县在其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