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昙市
旧名佛潭桥堡。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佛昙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旧名佛潭桥堡。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佛昙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铜州。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贞观八年 (634) 属容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入北流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西南。属铜州,后
①五代梁开平三年 (909) 改鄜城县置,为禧州治。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后唐同光元年(923) 复名鄜城县。②北宋开宝五年 (972) 改益昌县置,属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元属广元路
属西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锡尔河沿岸。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侧。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 (1404) 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名集贤门,二门名太学门。太学门内的辟雍为
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国胜乡(大毕箐)。清光绪《盐源县志》卷2:大碧箐场“距县三百里”。旧产铜矿。
在今福建德化县城东南郊宝美村。创烧于宋。元代有发展,至明代以生产白瓷著名。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1976年对屈斗宫窑址进行发掘,发现一条保留比较完整的窑基,出土六千多件瓷器和烧制工具。瓷器中洗、盆
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汶阳县置,属兖州。治所即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唐乾封元年 (666) 改名乾封县,总章元年 (668) 复为博城县,神龙元年 (705) 改为乾封县。古县名。隋开皇十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方舆纪要》 卷92仙居县: 福应山在 “县东二里。为近郊之胜,亦名尽美山”。
在今江西于都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7赣州府雩都县: 雩都峡在 “县西北五十里。峡长而险,前临大江,岩壁陡绝,约二十余里,为县之噤喉。《志》 云,峡中有米沙洲,长二百余丈,其沙三角,与常沙异,色最白
春秋时莒邑。在今山东莒县北。《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前550),“齐侯还自晋,不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杜注:“且于,莒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