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伯刻山

伯刻山

在今云南马龙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87曲靖军民府:伯刻山“在马龙州南六十里。其东北有多罗山,皆峰峦峻峭,怪石巉岩”。


猜你喜欢

  •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三十里灞河西岸。《水经·渭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

  • 瓦述写达

    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写达土千户。

  • 乌云县

    1929年改乌云设治局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温和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1947年撤销,并入逊克县。旧县名。1929年由乌云设治局升县,治温河镇(今黑龙江嘉荫县西北乌云镇)。1949年撤销,

  • 大震关

    北周天和元年(566)置(《舆地纪胜》称西汉置),在今甘肃清水县东北小陇山。本名陇关,后改大震关。《元和志》卷2陇州汧源县:大震关“汉武至此遇雷震,因名”。唐大中六年(852)陇州防御史薛逵徙今陕西陇

  • 太兰冈

    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1585年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城酋长于此。后金天命四年(1619)拒明兵诸王至太兰冈,欲俟努尔哈赤,亦指此。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努尔哈赤拒界凡等四

  • 钳卢陂

    一名玉女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张衡 《南都赋》: “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元和志》 卷21穰县: “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 高要郡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广州。治所在高要县(今广东肇庆市)。隋开皇九年 (589) 废。唐天宝元年 (742) 复改端州为高要郡。治所仍在高要县。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高要、高明三市地。乾元元年(758) 复

  • 南琅邪郡

    南朝宋以侨置琅邪郡改名,初治江乘之金城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二十五里)。南齐永明六年(488) 徙治白下 (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陈废。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改琅邪郡置,治蒲洲金城(

  • 七里店

    一名七里寨。在今河南开封市北二十里,后圯于水。《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十一月,郭威率大军自邺进兵东京。慕容彦超“以大军屯七里店”。军溃,帝“独与三相及从官数十人宿于七里寨”。即此。(1)

  • 新竹县

    清光绪元年 (1875) 改淡水厅置,属台北府。治所即今台湾新竹市。光绪二十一年 (1895)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设新竹市。新竹原名竹堑,由高山族社名音译而来。设县时取竹堑之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