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二酉洞

二酉洞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二里翠屏山麓。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1:二酉洞“洞高宽各七八尺,宽敞圆明,其深莫测。两崖石壁天然层叠,状若图书,旁有石窍,别为一洞。乾隆五十七年权州事丁映奎建亭其上,颜曰‘二酉亭’……又手书‘二酉藏书’四字勒石。有石鼓,以石击之,声彻内外”。


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南翠屏山麓。洞高、宽7~8米,中有一坝,宛若厅堂,钟乳溶岩鳞次栉比,历代文人游客留下题咏甚多。洞左一天然石鼓高4米,直径5米,击之声音铿锵。洞右有光线射入,别有天地。坝右壁镌“古洞仍留待我来”,为清末酉阳直隶知州唐我圻题。传说清光绪时书生何文华常来洞中读书。一次与州官之女李月娟邂逅,互相爱慕,为李父反对,月娟乔装来洞中,议出奔,乘夜将诗书藏洞中。历经曲折,终为佳偶。洞口横额题“二酉藏书”四字,即寓此意。


猜你喜欢

  • 小屿寨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小屿岛。明洪武年间置巡司于此。嘉靖十三年(1534)废。

  • 幽谷泉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幽谷泉》 诗: “潺湲无春冬,日夜响山曲。”又称紫微泉。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北宋欧阳修寄谢绛诗有“滁阳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之句。

  • 浮流寨

    北宋元祐五年 (1090) 建,属沙县。即今福建永安市。明置巡司于此。景泰三年 (1452) 置永安县后,为县治。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筑,即今福建省永安市。明初置巡检司于此。景泰三年(1452年

  • 大汾汛

    在今广东东莞市北十里。清光绪《广州府志》卷73兵防:东莞县有“左哨二司把总一员,分防大汾汛”。

  • 拜城

    即今新疆拜城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6: 拜 “地饶水草,城距山岗,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东西二门”。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拜,“回语,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牲畜,故名”。清光绪八年 (1

  • 杨坞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五十余里。《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前凉张大豫攻吕光,进逼姑臧,“有众三万,保据杨坞”。即此。胡注:“杨坞在姑臧城西。”在今甘肃省武威市西。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前

  • 博陆里

    即今浙江余杭市北十八里博陆镇。《宋书· 自序》: 沈约七世祖 “延始居 (武康) 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宋 《咸淳临安志》 卷20: 仁和县丰年乡辖境有 “博陆里”。江南运河经此,昔当由杭州至嘉兴之

  • 宋村镇

    一作宋邨。在今河南宝丰县东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51:“宋建炎四年,牛皋邀败金人于宋村。”即此。在山东省文登市南部。面积135.1平方千米。人口4.37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村,人口1.5万。元初,宋

  • 欧阳城

    在今安徽淮河以南长丰县南境或凤阳县南境。《资治通鉴》: 南朝梁普通二年 (521),裴邃欲袭寿阳,云,“魏始于马头置戍,如闻复欲修白捺故城,若尔,便相侵逼,此亦须营欧阳,设交境之备……”。《通鉴》 卷

  • 打罕州

    即永宁州。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十里打罕坡。《方舆纪要》卷121永宁州:“郭子章《黔记》:州初治打罕砦。宣德间改建于关索岭所,俗仍谓之打罕州。成化三年,打罕州土同知韦阿礼作乱,调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