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岭
①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九曲岭“在县南二百里。连属九曲,上有九峰”。
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山。《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九曲岭“在武昌九曲亭下。山九折。东坡因亭名之”。
③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清一统志·惠州府》:九曲岭“在长宁县西三十里。高数百丈,九折而上,势极峻耸。其西有黄牛石山”。
①在今江西永丰县南。《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永丰县:九曲岭“在县南二百里。连属九曲,上有九峰”。
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山。《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九曲岭“在武昌九曲亭下。山九折。东坡因亭名之”。
③在今广东新丰县西南。《清一统志·惠州府》:九曲岭“在长宁县西三十里。高数百丈,九折而上,势极峻耸。其西有黄牛石山”。
一名安泽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后汉书·孝安帝纪》:元初二年(115),“修理西门豹所分漳水为支渠,以溉民田”。李贤注:“所凿之渠,在今相州邺县(今临漳县西南邺镇)西也。”《寰宇记》卷55邺县:西门
又作该朱城、讲朱城。西夏置,属卓啰和南军司。在今甘肃永登县南庄浪河畔。即“该朱城”。
①在今江西莲花县北三十里水云洞水南岸。清设巡司于此。②亦名富禄镇。在今广西融安县东南。《明史·广西土司传》: 万历初,洛容县僮民起事,李锡等率兵镇压,“后残僮黄朝贵复合融县瑶号万人,声言欲入富福镇”。
①唐武德七年(624)置,治所在军安县(今越南清化省安定东马江南岸)。贞观元年(627)废。②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③唐置,治所即今广
即今陕西定边县东南新安边乡。明成化十一年 (1475) 于中山坡置。《方舆纪要》 卷61榆林镇: 安边营 “有二: 旧营,地名深井,成化中移治迤南中山坡,曰新安边营。《五边考》: 西路参将驻新安边营,
西晋泰始中改广魏郡置,属秦州。治所在临渭县 (今甘肃天水市东北渭水北岸)。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庄浪、张家川、清水等县地及天水市、通渭县部分地区。北魏移治陇城县 (今秦安县东北陇城乡)。隋开皇三年 (5
东汉延平元年 (106) 改隆虑县置,属河内郡。治所即今河南林州市。建安十七年 (212) 改属魏郡。三国魏属朝歌郡。西晋属汲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445) 废入邺县。太和二十一年 (497) 复置
在今北京内城鼓楼西侧。元置,以其为元大都城中心而名。清《日下旧闻考》卷54引元《析津志》:“中心台在中心阁西十五步,其台方幅一亩,以墙缭绕。正南有石碑,刻曰中心之台,实都中东、南、西、北之中也。”
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别拉洪河。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2:乌苏里江“又东北毕拉彦河自西来注之。毕拉彦亦作毕兰英,出自和图喀卡兰山,合两源东注乌苏里江”。
唐武德元年 (618) 置,治所在郿县 (今陕西眉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眉县地。三年 (620)废。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斜谷城(今陕西眉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眉县一带。三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