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平湖

临平湖

在今浙江余杭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天玺元年 (276),“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雍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 此湖塞,天下乱; 此湖开,天下平”。宋 《淳祐临安志》 卷10临平湖: “ 《祥符经》 云: 在 (仁和) 县东长乐乡,周回十里。湖中有白龙潭。《吴志》: 赤乌二年宝鼎见,因呼为鼎湖。” 南宋绍定五年 (1232) 筑永和塘捍湖。元后逐渐堙为桑田鱼池,今全淤为平地。


古湖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山东南。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因湖中得宝鼎,又名鼎湖。初时湖周达四十余里,溉田三百顷。唐以后日益淤塞,至清初仅存小河。


猜你喜欢

  • 黄墓渡

    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南。《清一统志·太平府二》: “黄盖墓,在繁昌县西南四十里。有渡曰黄墓渡。”

  • 成都后卫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明一统志》卷67成都府:成都后卫“在府治东三里”。后废。明洪武中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清初废。

  • 平陵

    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司马乌为平陵大夫。”即此。②西汉昭帝刘弗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十三里,故平陵城北二里。《汉书·昭帝纪》:元平元年(前74),“葬

  • 长丰渠

    在今河北河间、任丘二市东。《新唐书·地理志》 河间县:“西北百里有长丰渠,(贞观)二十一年刺史朱潭开。又西南五里有长丰渠,开元二十五年,刺史卢晖自束城、平舒引滹沱东入淇通漕,溉田四五百顷。”

  • 神宣驿

    明置,属广元县。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一百三十里宣河乡。《方舆纪要》 卷68广元县: 神宣驿,“正德十年并置递运所于此。《志》 云: 此为秦蜀之要冲,西南朝贡之通道”。清乾隆二十一年 (1756)置巡司。

  • 南幽州

    北魏置,治所在赵兴郡定安县 (今甘肃宁县)。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宁州。

  • 伏狮山

    在今福建尤溪县北。明《寰宇通志》卷49延平府:伏狮山“在尤溪县治北。状如伏狮,为县之镇山”。

  • 陶唐口镇

    北宋置,属长山县。在今山东高青县西南小清河北岸陶唐口。

  • 资水

    ①即今河北磁水。《寰宇记》 卷60无极县:资河 “从镇州九门县东北界,资河水入无极界,东南入滹沱河”。即此。②在今湖南省中部。南源夫夷水出广西资源县南,西源赦水出城步苗族自治县北,在邵阳县汇合后,北流

  • 两浙路

    北宋至道三年(997)置,为十五路之一。治所在杭州(今浙江杭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全部、上海市及江苏省茅山、长荡湖一线以东地区。熙宁七年(1074)分为二路, 寻合为 一。熙宁九年(1076)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