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坡

东坡

①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宋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黄州居此, 自号东坡居士。有东坡诗八首。《舆地纪胜》卷49黄州:东坡“在州治之东百余步。元丰三年,苏轼谪居寓临皋亭,后得此地,立雪堂而徙居焉。七年,移汝州。去黄之日,遂从雪堂付潘大临兄弟居焉。崇宁壬午,党禁既兴,堂遂毁焉。其后邦人属神霄宫,道士李斯立重建”。南宋陆游《入蜀记》:“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宋朱彧《萍洲可谈》卷1:“苏子瞻谪黄州,居州之东坡,作雪堂, 自号‘东坡居士’,后人遂曰子瞻为东坡。其地今属佛庙。”明洪武初展筑县城,旧址遂在城内。

②在今四川忠县旧城东门外。唐白居易《东坡种花》诗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但购有花者,不限桃杏梅。”《别种东坡花树》诗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又有西坡,亦居易故迹。


(1)古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市东。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谪黄州居此,自号东坡居士。(2)集镇名。在云南省武定县西北部。东坡傣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800。因地处环州李土司家东面山坡得名。主产稻、花生,并产甘橘、香蕉等。山区有集市。公路通达武定县城。金沙江边有白马口航运码头。(3)村名。在海南省琼海市东南部。属博鳌镇。人口 1060。因此地东边濒海,原为海边坡地,故名。产稻、甘薯。有海洋捕捞业。有公路通中原镇,水路通博鳌镇。


猜你喜欢

  • 阴平侯国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南三十里阴平镇。阳朔二年(前23)封楚孝王子回为侯国。东汉改为阴平县。西汉阳朔二年(前23年)封楚孝王子回为阴平侯,置阴平侯国,治今山东省枣庄市西南阴平镇。

  • 深渡

    ①即今安徽歙县东四十五里深渡镇。以新安江深潭渡口为名。宋置深渡寨。《寰宇记》 卷104歙县: 深渡 “在县东一百一十里,与睦州分界。从新安江上,崇山峻流,爽气尤异。欲到州界,峰峦掩映,状若云屏,实百城

  • 火烧舟

    又名新州、永福场。即今贵州遵义县东北新舟镇。1932年始置新舟镇。

  • 科尔沁右翼后旗

    俗称镇国公旗。后金崇德元年(1636) 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恩马图坡(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30年代伪满迁治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察尔森镇。1952年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古旧旗名。清崇德

  • 向武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改向武州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天等县西北向都镇东。正统十一年(1446)迁治今贵港市。万历二十三年(1595)又迁贵县西北谢村镇(今来宾县南五山乡)。清废。明洪武二十八

  • 雍丘

    西周名杞,为杞国都。春秋初杞国徙都后,始名雍丘,为宋邑。在今河南杞县。《春秋》:哀公九年 (前486),“宋皇瑗帅师取郑师于雍丘”。后为郑邑。战国初为韩邑。《史记· 韩世家》: 景侯虔元年 (前408

  • 邓城镇

    ①南宋绍兴七年(1137)废邓城县为镇,属襄阳县。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宋史·食货志八》:南宋乾道元年(1165),“襄阳邓城镇、寿春花靥镇、光州光山县中渡市皆置榷场,以守臣措置,通判提辖”。②即

  • 青莲祠

    又名太白楼、谪仙楼、李白祠、太白祠。在今安徽马鞍市西南采石镇采石矶。《清一统志·太平府》: 李白祠 “在当涂县东南青山麓”。《续文献通考》: 万历初,“御史蔡梦说建李白祠于太平府之采石山”。今太白楼建

  • 蒲阳县

    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西汉废入临邛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四川省邛崃市东南。属蜀郡。西汉废。

  • 比水

    即沘水。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水经·比水注》:“比水又西, 澳水注之。水北出茈丘山,东流屈而南转, 又南入于比水。”即“沘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