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司马迁《史记.乐书》:“后伐大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诗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汉武帝派兵伐大宛,得到一匹宝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名曰
角巾:古时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私第:私人的住宅。去官服而居私宅,表示功成隐退。王濬(jùn)事迹见“梦喜三刀”条。武帝司马炎咸宁年中,王濬累次进言伐吴,武帝深以为然,咸宁五年(公元279年),
参见:木雁
《孟子.滕文公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山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匡章对孟子称美于陵陈仲子,说他生活不依赖于
源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指得道升仙。清魏源《走笔送姚梅伯归四明》诗:“淮南拔宅云中鸡,回头大笑人世非。”
源见“采薇”。喻称志行高洁的人。宋陈纪《念奴娇.梅花》词:“林间姑射,高情迥出云表。除是孤竹 夷 齐,商山四皓,与尔方同调。”
源见“莼羹鲈脍”。谓能及时辞官归隐。唐王昌龄《赵十四兄见访》诗:“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同“锦囊佳句”。宋曹勋《二郎神》词:“甚觑著花开,频惊屈指,谩写奚奴丽句。”
源见“千仓万箱”。谓喜庆丰收。唐太宗《秋暮言志》诗:“已获千箱庆,何以继熏风?”唐李商隐《忆雪》诗:“欲俟千箱庆,须资六出妍。”
源见“复壁埋名”。谓隐匿避祸。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之二:“藏身复壁疑无地,密语登楼怕有声。”